初中物理,雨,冰雹的形成

2025-04-02 23:22:0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陆地和海洋的水不断蒸发,空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如果相互凝聚,越来越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下降.如果下降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珠,这就是雨.

如果水珠在下降过程中,骤然遇到0度以下冷空气,那么水珠便快速凝固成冰珠,在上升气流带动下上升,冰珠越结越大,下落时,就是冰雹.

回答2:

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小水滴,则是雨。
如果温度继续降低,小水滴凝固,则是冰雹。
初中物理,要的是气体、液体、固体间的形态转换!

回答3:

冰雹的物态变化过程:
当云中的雨滴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下的高空时,便凝固成小冰珠;气流减弱时,小冰珠回落;当含水蒸汽的上升气流再增大,小冰珠再次上升并增大;如此上下翻腾,小冰珠就可能逐渐成为大冰雹,最后落到地面
雨的形成
由液态水滴(包括过冷却水滴)所组成的云体称为水成云。水成云内如果具备了云滴增大为雨滴的条件,并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这时降落下来的就是雨或毛毛雨。由冰晶组成的云体称为冰成云,而由水滴(主要是过冷却水滴)和冰晶共同组成的云称为混合云。从冰成云或混合云中降下的冰晶或雪花,下落到0℃以上的气层内,融化以后也成为雨滴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在雨的形成过程中,大水滴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水滴半径增大到2—3mm时,水分子间的引力难以维持这样大的水滴,在降落途中,就很容易受气流的冲击而分裂,通过“连锁反应”。使大水滴下降,小水滴继续存在,形成新的大水滴。这是上升气流较强的水成云和混合云中形成雨的重要原因 .
简单点说,就是水蒸发形成水蒸汽,水蒸汽遇冷,凝结,落到地面,形成雨.你洗澡的细心观察一下屋顶,水大到一定程度会掉下来,这个过程就是下雨的过程了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