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轰炸机为什么没有垂直安定面

2025-02-24 21:59:4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首先:
B2为隐身轰炸机。
而机翼采用翼身融合、无尾翼的飞翼构形,机翼前缘交接于机头处,机翼后缘呈锯齿形。

为了达到极高的隐身水平,B2牺牲了机动性(没有垂直尾翼),因为没有垂直尾翼,所以用舵面控制代替了垂直尾翼的功能,所以B2的舵面控制比一般的战机要复杂许多。

B2采用 外形+涂漆/材料+等离子 隐身技术

外形: B—2的隐身性能首先来自它的外形。B—2A的整体外形光滑圆顺,毫无“折皱”,不易反射雷达波。驾驶舱呈圆弧状,照射到这里的雷达波会绕舱体外形“爬行”,而不会被反射回去。密封式玻璃舱罩呈一个斜面,而且所有玻璃在制造时掺有金属粉末,使雷达波无法穿透舱体,造成漫反射。机翼后掠33度,使从上、下方向入射的雷达波无法反射或折射回雷达所在方向。机翼前缘的包覆物后部,有不规则的蜂巢式空穴,可以吸收雷达波。机翼后半部两个W型,可使来自飞机后方的探测雷达波无法反射回去。而且B—2A无垂直尾翼,这就大大减少了飞机整体的雷达反射截面。

涂漆/材料:B—2飞机的整个机身,除主梁和发动机机舱使用的是钛复合材料外,其它部分均由碳纤维和石墨等复合材料构成,不易反射雷达波。并且,这些不同的复合材料部件不是靠铆钉拼合,而是经高压压铸而成。另外,机翼的前缘还全部包覆上了一层特制的吸波材料(RAM)。位于机翼前部、内装雷达扫瞄天线阵列的两个方形突出部件,也采用了特殊的吸波材料。此外,B—2A的整个机体都喷涂上了特制的吸波油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敌方探测雷达的回波。

等离子:等离子隐身技术最早用于俄罗斯米格1.44战机。 其原理是在机身覆盖等离子场,从而达到多波段雷达无法探测的目的。而B2也采用这种技术,在空速管前段有正电荷释放器,而在尾喷位置有负电荷释放器,从而在机身覆盖离子层。而且由于正负离子在尾喷处抵消,从而增加了10%左右的推力。

回答2:

多一个垂直尾翼就多一点雷达反射面.B2的隐身要求很高.所以没有.而且作为轰炸机,对机动性没有太多要求,所以可以去掉.

回答3:

飞翼气动布局的特点就是除了一个巨大的机翼型升力体外,没有任何垂直尾翼或者水平尾翼,依靠副翼和数字化飞行控制系统完成对飞机的精确控制。

回答4:

楼上说的没错 飞翼布局 不需要垂尾

回答5:

飞翼布局 不需要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