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实验原理

2025-04-25 08:52: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凸透镜拥有放大作用。凸透镜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实虚正倒。

将平行光线(如阳光)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连线称为此透镜的主光轴)射入凸透镜,光在透镜的两面经过两次折射后,集中在轴上的一点,此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记号为F,英文为:focal point),凸透镜在镜的两侧各有一实焦点,如为薄透镜时,此两焦点至透镜中心的距离大致相等。凸透镜之焦距是指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通常以f表示。凸透镜球面半径越小,焦距(记号为:f,英文为:focal length)越短。凸透镜可用于放大镜、老花眼及远视的人戴的眼镜、摄影机、电影放映机、幻灯机、显微镜、望远镜的透镜(lens)等。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1)实验前先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中央成像(①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所成像为虚像)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实质:光的折射)。

(4)用纸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的像只会变暗,像仍是一个完整的像。

(5)蜡烛越烧越短,则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逐渐上移(可上调蜡烛、上调光屏、下调凸透镜)。

(6)测算焦距的几种方法:

①如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说明物体现在处于二倍焦距上,则此时f=u/2。

②如果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能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时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就等于焦距。

③如果凸透镜的直径为5cm,在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光线透过透镜后,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直径为5cm)说明:此时光源所在的位置就为一倍焦距。

(7)凸透镜成像,所成的像为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数学中的中心对称了解一下!)

(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把物体与光屏交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证明光路是可逆的)。

(9)用标着F字母的发光手电筒代替蜡烛的好处:(①避免蜡烛烛焰晃动;②更明显的看出物和像左右也是对称的)

回答2: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