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文章

急需,谢谢
2024-11-19 06:40: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1895)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具体表现:

1、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3、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本阶段的基本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

“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具体表现:

1、经济近代化: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2、政治体制近代化: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思想文化近代化:对旧思想的批判逐步深入,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新文化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本阶段的基本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阶段性的成果,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1919—1949)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具体表现:

1、曲折前进: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2、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本阶段的基本特征:本阶段说明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三、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教师提出思考题:结合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和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化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要点: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摧残,发展缓慢,经历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竟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依靠政权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畸形发展。近代工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部门结构不合理。

四、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因素

教师提出思考题:结合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要点:

1、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历史原因。

2、传统思想的束缚: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3、三座大山的压迫: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4、决策失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变化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而中国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的后退。

5、缺乏政治前提: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保证。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才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6、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史上,战争、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五、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

请思考:两者的关系整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要点:

两者是相互交叉互动的关系。

1、民族民主革命是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过程,是封建势力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在华走狗不断受到打击的过程,是中国由封建专制统治到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2、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本课小结: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教师提出讨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及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要点:

1、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2、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 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

4、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 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程。

附:高考考点预测试题检测

一、经济工业化专题

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据此回答1—3题。

1、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 ( )

A、扩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 B、挽救清王朝统治地位

C、壮大汉族地主势力 D、挽救民族危亡

2、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分别是 ( )

A、安庆军械所、上海机器织布局

B、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矿务局

C、安庆军械所、轮船招商局

D、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3、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B、创办洋务企业官员贪污腐败

C、帝国主义的阻挠和压制 D、不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据此回答4—6题。

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实质是 ( )

A、由私人投资兴办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5、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指的是 ( )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成为统治阶级

B、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C、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二、政治民主化专题

我们今天追求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可以从历史文化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据此回答7—9题。

7、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 )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用法律代替君主个人意志

8、“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资产阶级视为天赋人权并写入《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因为它 ( )

A、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B、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C、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D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9、下列对维新派和革命派颁布的一些法令和措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原则和利益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C、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D、对地主阶级的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

三、思想近代化专题

10、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的思想领域先后出现了“新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新的思想潮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这几种思潮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2)试分析这几种思潮产生的社会根源。

(3)这些社会思潮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