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善良的太监是谁,冒死改掉圣旨一字,拯救了上千人性命?

拯救了上千人性命?
2025-04-01 04:29: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张居翰。

一、张居翰人品好

张居翰是在唐朝唐庄宗的一个小太监,刚刚开始他只是伺候晋王,非常用心,晋王觉得他很靠谱,就想着这样的人很适合放在自己的儿子身边,也就是后来的唐庄宗。他也是不骄不躁,跟谁都是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从而等唐庄宗成功上位的时候,他就已经变成了唐庄宗信任人之一了,也有点小权力,但是最可贵的是他从没有救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去做什么。

二、唐朝出兵攻打蜀国

出于政治考虑,唐庄宗攻打蜀国了,由于唐庄宗这边战术用的非常不错,把对方打落花落水,蜀国根本就没有能力对抗,就取得的胜利。蜀国的皇帝看到这样就主动投降,唐庄宗觉得是对方主动投降的,自己应该要心胸大一点,不要斤斤计较了。

唐庄宗就承诺不会动蜀国的皇室,只要蜀国的皇室永远跟随自己的,有自己一口吃肯定有蜀国皇室一口吃的。可惜是唐庄宗过了没有多久,他就后悔了,觉得自己是在放虎归山,蜀国的皇帝随时都可能会造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怎么办呢?就想直接杀了他们,来解决这个烦恼了。

三、读错一个字

唐庄宗说干就干,真的不理自己之前说过啥,就让张居翰带着圣旨过去宣读,张居翰读到一半的时候,发现了唐庄宗要杀了全部蜀国皇室的人,有差不多1000人,他不忍心,就把圣旨里面的“一行人”读成了“一家人”,从而救了蜀国皇室剩下的人了。

回答2:

这个人是张居翰,在皇上赐死一行投降军时,他改字一行为一家,也就是少了几千人的性命。

回答3:

他是张居翰,他为人十分讨喜,勤劳能干;机灵老实的他一下子被主管张从玟看中,收养为干儿子;后又受君王喜欢。当时大军多次攻击蜀国,后来君王衍意识到再这样子下去也只是徒搭性命的抗争,最后缴械投降,可是百姓们在大唐内乱,各地东蹦西离,君王开始对归降的蜀国有所担忧,就预留下一道圣旨,旨意在于杀掉王衍一行的所有人,这里面的一行人,就有一千人生命在里面,非得血流成河,然而就在这圣旨还没传令下去,君王就驾崩,他的圣旨就成了遗旨,张居翰刚好在宫中,知道这份旨意。于心不忍,所以把行改成家。解救了一千多人生命。

回答4:

据历史记载,他是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故意读错了一个字,从而才拯救了上千人的性命,由此可见,古代有些太监也是非常善良的,

回答5:

历史上最善良的太监,不是貌似改掉了圣旨上的一个字,而是他假装读错了一个字,挽救了上千人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