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一件事

2025-03-29 04:56: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写事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记叙一件事,来说明一个生活道理,或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或留给读者一种启迪、一种感受.它的基本结构是:事件发生(要素清楚明白)+事件发展(情节生动曲折)+事件结局(主旨含蓄启迪).要想写好它,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主旨后,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交待清楚,并考虑将事情写得曲折生动.
那么,怎样才能有条理地写清楚一件事呢?我认为,同学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确定好文章的中心思想.下笔之前,我们要想清楚写这件事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这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写作思路.一般来说,叙事类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常常是本文通过什么事,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或品德,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不管一篇文章是写一件事或几件事.在确定了中心思想后,就可以根据它来确定这件事中哪些地方该详写,哪些地方该略写,写起来就不会枝枝蔓蔓,夹缠不清.如果不能围绕中心思想选择材料,那么文章就会出现多中心,这是写文章最忌讳的了.我们在下笔写的时候,心中要时刻记着文章要围绕中心思想展开,这样就不太容易出现跑题的现象.2、要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下笔前,我们在脑子里要先理一理自己要写的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涉及到的人、事情的起因、经过如何、结果怎样.要让别人明白这件事,哪些要素是必须交代清楚的,哪些要素可以不交待也不会影响表达效果的,这都需要细细思量.下笔前,我们要把这件事像过电影一样在自己的脑子里过一遍,看看自己有没有把这件事的经过想明白,有没有漏掉什么要素,漏掉的要素会不会影响别人对文章的理解.试想,如果自己都没想明白,写出来怎么会让别人明白呢?
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学生对我说:在写之前,我按你的要求做了呀,但是怎么还是经常忘记交待一些要素了呢?其实,这种现象在初学写作的学生中是很常见的.在作文时,我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自己知道的以为读者也会理所当然地知道,所以常常自以为是地少交待了一些要素,从而造成别人理解的困难.我们要意识到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不单单是写给自己看的,这些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在作文的时,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要常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这样写,别人能看懂吗?要做到心中时时有他人.做人如此,作文也应如此.
怎样才能比较容易的发现作文存在的问题呢?除了写完后自己检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朗读来发现文章的问题所在.通过朗读,不仅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更能发现文章在叙事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一是读给自己听,语感是最好的老师,在听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问题.二是读给同学听,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很难发觉的问题,而同学往往会很快找出.3、要安排好行文的顺序.其实这个环节在我们构思文章时就应该考虑清楚.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时间的先后来写还是采用倒叙开头?这就要根据情况来确定了.
一般来说,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是叙述一件事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叙事类记叙文最常见的安排顺序的方法.因此,初学者宜采用顺序法,按事情的发展过程,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这样可以将事情交代得井井有条了.哪怕你使用倒叙手法开头,事情的主体部分还是得用顺序法交待.插叙只是一种补充交待的手段.
首先,要抓住重点.(1)分清详略.提笔前我们还应该考虑好如何运用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哪一件事该详写,哪一件事应该略写.比如,我们要记叙一次篮球比赛,比赛有上下两个半场,如果每一场都详写,就使作文详略不当,应该考虑选取其中最精彩的一场详写,其余的略写.在叙事时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笔,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要写得具体,写得详尽,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曲折情节.古人早就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那么喜什么呢?简言之,喜曲折,波澜起伏;喜悬念,扣人心弦.要使文章写得富有波澜,可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设置悬念值得初学写作的人学习掌握.悬念就是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关注.巧设悬念,能使文章写得生动,引人入胜.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巧设悬念.小说一开头,写我家生活如何拮据,但每每星期日,一家人都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于勒是什么人?为什么全家这样热切盼他回来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后来,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写了封信,使全家欣喜若狂.那么于勒回来没有呢?究竟有没有给全家带来福音呢?一个又一个悬念紧紧扣着读者心弦,使人饶有兴味地读下去.文章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最简单的设置悬念的方法就是采用倒叙开头,先告诉你事情的结果,让人产生急于了解事情经过的心理期待,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最后产生恍然大悟之感.倒叙形式的开头就如同在我们的情感河流上建起了一座大坝,感情被这座大坝蓄势了之后,将会奔涌得更有力量.
其次,要关注细节.要细细描绘事件中生动、具体的细节,抓住细节做文章.细节最能表现人或事的情趣,好的细节,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本单元的《草》一文中,就有很多这样的细节,如:周副主席有举起那颗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浓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这个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再如:再如小说结尾写道: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 周副主席笑得这么痛快是因为他听到了警卫员对小卫生员说的话,他为战士们有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的教育而欣慰.细节字虽不多,却像把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颇有感染力,在帮助我们了解所记事件的同时,更让我们体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理、意、味,使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在语言运用上,除平时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要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形象、对偶华美、排比蓄势、对照鲜明、反复强调、设问抑扬、反语讽刺、暗示等等.此外,长句短句错综搭配,雅句俗语相得益彰,也可使文章生色.
要将文章这米饭做得香喷喷,还得要求同学们养成细看、善思、多读、勤写、能改的写作习惯,要打开写好作文的广阔天地,须学习、掌握更多更广博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为此,在青春年少之际,要广泛阅读,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以开阔视野,实实在在地下一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细功夫.

回答2:

写事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记叙一件事,来说明一个生活道理,或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或留给读者一种启迪、一种感受。它的基本结构是:事件发生(要素清楚明白)+事件发展(情节生动曲折)+事件结局(主旨含蓄启迪)。要想写好它,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主旨后,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交代清楚,并考虑将事情写得曲折生动。那么,怎样才能有条理地写清楚一件事呢?我认为,同学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确定好文章的中心思想下笔之前,我们要想清楚写这件事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这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写作思路。一般来说,叙事类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常常是“本文通过什么事,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或品德”,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不管一篇文章是写一件事或几件事。在确定了中心思想后,就可以根据它来确定这件事中哪些地方该详写,哪些地方该略写,写起来就不会枝枝蔓蔓,夹缠不清。如果不能围绕中心思想选择材料,那么,文章就会出现多中心,这是写文章最忌讳的了。我们在下笔写的时候,心中要时刻记着文章要围绕中心思想展开,这样就不太容易出现跑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