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两个出处。
1、“一寸光阴一寸金”
出处:唐代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全文: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翻译: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出处:《增广贤文·上集》
翻译: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金子一样宝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不能买到一寸光阴。
扩展资料:
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相同的诗句还有: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处:《劝学》唐代:颜真卿
全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翻译: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出处:《明日歌》明代:钱福
全文: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翻译: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共有两个出处。
1、“一寸光阴一寸金”
出处:唐代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全文: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翻译: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出处:《增广贤文·上集》
翻译: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金子一样宝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不能买到一寸光阴。
扩展资料:
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相同的诗句还有: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处:《劝学》唐代:颜真卿
全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翻译: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出处:《明日歌》明代:钱福
全文: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翻译: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
《白鹿洞二首》--唐王贞白
白鹿洞二首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这首诗的意思是: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从诗句中能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快过完了,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他觉得光阴过得太快了,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这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出自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是一首惜时诗。“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环境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方坪地。中唐李渤曾在此读书,养有一头白鹿为伴,因名“白鹿洞”。
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阴(时间),谓时间极为宝贵,应该珍惜。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说是尽人可知的劝人珍惜光阴的格言。但对这句诗的出处有的却未提到王贞白这首诗。新版《辞源》"寸阴"条,引用的出处是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其实,早在唐代的王贞白就读于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时,便写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一名句。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王贞白,字有道,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人,昭宗乾宁2年(895年)登进士第,7年后始授校书郎,后退居治学著述,勤奋不辍,不复出仕,其品德和学问均为时人推祟。他文思敏捷,才华卓绝,是晚唐颇负盛名的诗人。
据白鹿洞志记载:"白鹿洞者,唐李渤读书处也。初贞元中,渤与其兄涉俱隐庐山,而渤养一鹿甚驯,行常以自随,人称白鹿先生;而谓其居曰白鹿洞。"后白鹿洞辟为白鹿书院(并称白鹿洞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为我国四大书院。地处庐山山南、五老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