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和裁定书的区别

2025-02-22 13:17:2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判决书和裁定书的区别如下:
第一,定义不同。判决书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裁定书是一种诉讼文书,用来处理诉讼程序和部分实体问题。
第二,数量不同。一个案件只能有一个判决书,而可以有数个裁定书。判决书即最后案件结果的判决书,但也有是以裁定书结案的。
第三,解决的问题不同。判决书只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而裁定书既可解决实体问题,也可解决程序问题。
第四,下发形式不同。判决书必须以书面形式下发,而裁定书可以以口头形式下发。
第五,上诉期限不同。不服判决书和裁定书可以上诉,判决书皆可上诉,上诉期限为15天。而裁定书除了部分可上诉外,其余均不可上诉,上诉期限为10天。

回答2:

【法律分析】:裁定书不是判决书,裁定书与判决书有很大的区别。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在一个案件中,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的判决只有一个,而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个。此外上诉、抗诉期限不同。不服第一审刑事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而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5日。且裁定书与判决书适用的范围也存在差异,裁定书的适用范围包括 不予受理; 对管辖权有异议的;驳回起诉; 保全和先予执行; 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等程序方面的问题,而判决书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实体的问题。所以裁定书不是判决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 不予受理;

(二) 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 驳回起诉;

(四) 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 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 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 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 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 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 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 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对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裁定,可以上诉。

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回答3:

裁定书和判决书区别如下:

1、数量不同

一个案件只能有一个判决书,而可以有数个裁定书。判决书即最后案件结果的判决书,但也有是以裁定书结案的。例如原告自愿撤诉,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是以裁定书结案的。

2、目的不同

判决书只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而裁定书既可解决实体问题,也可解决程序问题。判决书必须以书面形式下发,而裁定书可以以口头形式下发。

3、上诉不同

不服判决书和裁定书可以上诉,但是判决书皆可上诉,上诉期限为15天。而裁定书除了部分可,上诉外,其余均不可上诉,上诉期限为10天。例如立案不予受理裁定书,管辖权异议裁定书,驳回起诉裁定书。

裁定书生效时间

1、如果是一审,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为上诉期,未上诉的,十五日过后就生效,生效后三日内是对方支付的时间,超过三日,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了。

2、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配套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一审民事判决书在生效之前有个上诉期限,为15天,原被告双方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天不提起上诉的,判决书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