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的规律:
1、只要小孔足够小,无论孔的形状如何,对所成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状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2、像距孔越近,所成像越小且亮;反之,越大且暗。
3、孔距蜡烛越近,所成像越大且暗;反之,越小且亮。
4、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且像的大小、清晰程度与上面的结论有关。
扩展资料
性质运用:
1、古代天文历法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我们的祖先制造了圭表和日晷,测量日影的长短和方位,以确定时间、冬至点、夏至点;在天文仪器上安装窥管,以观察天象,测量恒星的位置。
2、一些照相机和摄影机就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镜头是小孔(大多数安装凸透镜以保证光线成像距离),景物通过小孔进入暗室,像被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显影剂等)留在胶片上(数码相机、摄影机等则是把像通过一些感光元件存储在存储卡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放大还是缩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
如图成像原理,物体AB上点A、B发出的光线分别通过小孔O,射到右面的光屏上,形成像A'B',三角形ABO相似于三角形A'B'O,所以A'B'和AB的大小关系取决于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关系,也就和它们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像距大于物距时,像大于物;
像距等于物距时,像等于物;
像距小于物距时,像小于物。
成的是实象...
放大还是缩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比例咯,物距比 像距大于1则像缩小,小于1则放大.当然这只是理论,一般来说像距都不会太大......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u大于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小于v小于2f
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f小于u小于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大于2f
u=f 不成像
u小于f 正立 放大 虚像 v大于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