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国上证指数历史平均市盈率一览表:
沪市大盘市场平均市盈率----沪市上市公司平均股价----后市大势分析
1994.1.20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5.28倍---大盘见所谓777"铁底"---后照样无情跌穿
1994.7.2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0.65倍----大盘见历史大底325点---大熊市结束
1994.9.13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3.56倍---大盘见阶段顶1052点
1995.2.7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8.97倍---大盘见阶段顶926点
1996.1.1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9.44倍---大盘见历史大底512点---大牛市开始
1996.12.11平均市盈率47.89倍---大盘见短期阶段顶1258点
1996.12.25平均市盈率33.6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855点
1997.5.12平均市盈率59.64倍----大盘见阶段大顶1510点---大熊市开始
1997.7.8平均市盈率38.17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25点
1998.6.4平均市盈率46.27倍---大盘见阶段顶1422点
1998.8.18平均市盈率38.83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3点
1998.11.17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盘见阶段顶1300点
1999.5.17平均市盈率38.09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7点---5.19行情爆发---大牛市开始
1999.6.30平均市盈率63.08倍---大盘见中级调整顶1756点
1999.12.27平均市盈率48.75倍---大盘见大底1341点---2.14行情1爆发---大牛市开始
2000.2.17平均市盈率58.42倍----大盘见1770创出1756历史新高
2000.8.22平均市盈率63,73倍----大盘见2114阶段短期的顶
2000,9.25平均市盈率57.37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74点
2001.1.11平均市盈率63.01倍----大盘见阶段高点2131.98点
2001.2.22平均市盈率56.83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93点
2001.6.14平均市盈率66.16倍----大盘见历史大顶2245点---大牛市结束---大熊市开始
2002.1.29平均市盈率40.6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39点
2002.6.25平均市盈率76.7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748点
2003.1.6平均市盈率42.1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11点
2003.4.16平均市盈率36.14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649点
2003.11.13平均市盈率39.91倍----大盘见阶段底1307点
2004.4.7平均市盈率38.81倍----大盘见阶段中级顶顶1783点
2005.6.6平均市盈率15.4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998点----大牛市开始---大熊市结束
2006.7.5平均市盈率23.31倍----大盘位于1757点
2007.2.27平均市盈率35.25倍---大盘位于3049点
2007.5.29平均市盈率36.4倍----大盘见阶段高点4335点
2007.6.5平均市盈率31.1倍---大盘阶段性大底3404点
2007.10.16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盘位于6124点
2007.11.6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4.53倍---大盘位于5536点
股票投资必须要了解历史市盈率?这个工具可以轻松查看!
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网站就能查到
动态市盈率(PE)是指还没有真正实现的下一年度的预测利润的市盈率。等于股票现价和未来每股收益的预测值的比值,比如下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股票现价除以下一年度每股收益预测值,后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现价除以后年每股收益。
动态市盈率=股票现价÷未来每股收益的预测值
动态市盈率是指还没有真正实现的下一年度的预测利润的市盈率。
动态市盈率和市盈率是全球资本市场通用的投资参考指标,用以衡量某一阶段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和风险程度,也是资本市场之间用来相互参考与借鉴的重要依据。
静态市盈率是市场广泛谈及的市盈率,即以目前市场价格除以已知的最近公开的每股收益后的比值。所谓的市盈率是一个反映股票收益与风险的重要指标,也叫市价盈利率。体现的是企业按现在的盈利水平要花多少年才能收回成本,这个值通常被认为在10-20之间是一个合理区间。
静态市盈率是用当前每股市场价格除以该公司的每股税后利润,其计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股票每股市价/每股税后利润,即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每日行情表中,市盈率计算采用当日收盘价格,与上一年度每股税后利润的比值称作市盈率Ⅰ,与当年每股税后利润预测值的比较称作为市盈率Ⅱ。不过由于在香港上市公司不要求作盈利预测,故H股板块的A股(如青岛啤酒)只有市盈率Ⅰ这一项指标。所以说,一般意义上的市盈率是指市盈率
数据说话--上证指数历史市盈率 [原创 2008.08.19 14:32:26] 字号:大中小 数据说话--上证指数历史市盈率 2007.8.23 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 2007.8.1 上证指数突破4500点 2007.5.29 上证指数创下新高点4335.96点 2007.5.9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 2007.4.12 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 2007.2.16 上证指数突破3000点 2006.12.14 上证指数突破5年来高点2245点 2006.11.20 上证指数阔别5年重新踏上2000点 2005.6.6 沪指跌破千点大关,最低998.23点,创8年新低 2001.6.14 上证指数创新高,达2245.42点 2000.7.19 上证指数历史上第一次触摸2000点 上证指数历史上的七年周期 观察上证指数的月K线图,可以发现中国股市存在着典型的“七年周期”。7年共有84个月,84±1个月都是七年周期数(83/84/85)。上证月K图上,在1991年5月104点重要底部之后的第84个月,出现了1998年5月1411点的阶段性顶部,直至1998年8月1043点才喘定反弹。事实上,这波始自1998年5月1411点的调整行情最终一直到1999年5月19日的1047点才告完成。调整时间为一年整。由此起,84±1个月,成为中国股市生命的DNA核数。 第一例 1991年5月104点底部至1998年5月1411点顶部; 第二例 1992年11月386点底部至1999年9月1695点顶部; 第三例 1994年7月325点底部至2001年6月2245点顶部; 第四例 1995年9月792点底部至2002年7月1741点顶部; 第五例 1996年2月518点底部至2003年1月1311点底部; 第六例 1996年12月1258点顶部至2003年11月1307点底部; 第七例 1997年5月1510点顶部至2004年4月1783点顶部; 第八例 1998年8月1043点底部至2005年7月1004点底部; 第九例 2000年11月2125点顶部至2007年10月6124点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