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标注角度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前角、后角、偏角和倾角。
1.正交平面参考系中的刀具标注角度
在基面Pr上刀具标注角度有:
主偏角κr──主切削平面Ps与假定工作平面Pf间的夹角;
副偏角κr′──副切削平面Ps′与假定工作平面Pf间的夹角。
在切削平面Ps上刀具标注角度有:
刃倾角λs──主切削刃S与基面Pr间的夹角。刃倾角λs有正负之分,当刀尖处于切削刃最高点时为正,反之为负。
在正平面Po上刀具标注角度有:
前角γO──前面Ar与基面Pr间的夹角。前角γO有正负之分,当前面Ar与切削平面Ps间的夹角小于90时,取正号;大于90时,则取负号;
后角αO──后面Aα与切削平面Ps间的夹角。
以上五个角度κr、κr′、λs、γO、αO为车刀的基本标注角度。在此,κr、λs确定了主切削刃S的空间位置,κr′、λs′确定了副切削刃S′的空间位置;γO、αO则确定了前面Ar和后面Aα的空间位置,γO′、αO′则确定了副前面Ar′和副后面Aα′的空间位置。
此外,还有以下派生角度:
刀尖角εr──在基面Pr内测量的主切削平面Ps与副切削平面Ps′间的夹角,εr=180-(κr+κr′);
余偏角ψr──在基面Pr内测量的主切削平面Ps与背平面PP间的夹角,ψr=90-κr;
楔角βO──在正平面Po内测量的前面Ar与后面Aα间的夹角,βO=90-(γO+αO)。
2.其它参考系刀具标注角度
在假定工作平面Pf和背平面Pp中测量的刀具角度有:侧前角γf、侧后角αf、背前角γp和背后角αp。
拓展资料:
用来确定刀具角度的参考系有两类:一类为刀具角度静止参考系,它是刀具设计时标注、刃磨和测量的基准,用此定义的刀具角度称为刀具标注角度;另一类为刀具角度工作参考系,它是确定刀具切削工作时角度的基准,用此定义的刀具角度称为刀具的工作角度。
1. 刀具角度参考平面
用于构成刀具角度的参考平面主要有: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法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和背平面,如图1—5所示。
⑴基面Pr: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通常,它平行(或垂直)于刀具上的安装面(或轴线)的平面。例如:普通车刀的基面Pr,可理解为平行于刀具的底面;
⑵切削平面Ps:过切削刃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Pr的平面。它也是切削刃与切削速度方向构成的平面;
⑶正交平面Po:过切削刃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基面Pr与切削平面Ps的平面;
⑷法平面Pn:过切削刃选定点,并垂直于切削刃的平面;
⑸假定工作平面Pf:过切削刃选定点,平行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并垂直于基面Pr的平面;
⑹背平面Pp:过切削刃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假定工作平面Pf与基面Pr的平面。
2.刀具角度参考系
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主要有三种:即正交平面参考系、法平面参考系和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
⑴即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基面Pr、切削平面Ps和正平面Po构成的空间三面投影体系称为正交平面参考系。由于该参考系中三个投影面均相互垂直,符合空间三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条件,所以,该参考系是刀具标注角度最常用的参考系。
⑵法平面参考系:由基面Pr、切削平面Ps和法平面Pn构成的空间三面投影体系称为法平面参考系。
⑶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由基面Pr、假定工作平面Pf和背平面Pp构成的空间三面投影体系称为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
参考资料:刀具角度-百度百科
描述刀具的几何形状除必要的尺寸外,主要使用的是刀具角度。刀具标注角度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前角、后角、偏角和倾角。
1.正交平面参考系中的刀具标注角度
在基面Pr上刀具标注角度有:
主偏角κr──主切削平面Ps与假定工作平面Pf间的夹角;
副偏角κr′──副切削平面Ps′与假定工作平面Pf间的夹角。
在切削平面Ps上刀具标注角度有:
刃倾角λs──主切削刃S与基面Pr间的夹角。刃倾角λs有正负之分,当刀尖处于切削刃最高点时为正,反之为负。
在正平面Po上刀具标注角度有:
前角γO──前面Ar与基面Pr间的夹角。前角γO有正负之分,当前面Ar与切削平面Ps间的夹角小于90时,取正号;大于90时,则取负号;
后角αO──后面Aα与切削平面Ps间的夹角。
以上五个角度κr、κr′、λs、γO、αO为车刀的基本标注角度。在此,κr、λs确定了主切削刃S的空间位置,κr′、λs′确定了副切削刃S′的空间位置;γO、αO则确定了前面Ar和后面Aα的空间位置,γO′、αO′则确定了副前面Ar′和副后面Aα′的空间位置。
此外,还有以下派生角度:
刀尖角εr──在基面Pr内测量的主切削平面Ps与副切削平面Ps′间的夹角,εr=180-(κr+κr′);
余偏角ψr──在基面Pr内测量的主切削平面Ps与背平面PP间的夹角,ψr=90-κr;
楔角βO──在正平面Po内测量的前面Ar与后面Aα间的夹角,βO=90-(γO+αO)。
2.其它参考系刀具标注角度
在假定工作平面Pf和背平面Pp中测量的刀具角度有:侧前角γf、侧后角αf、背前角γp和背后角αp。
上述各参考系平面及角度的定义归纳在表1—1中。
表1—1刀具各参考系与刀具角度定义 刀具组成 标注参考系 刀具角度定义 切削刃 相关刀面 代号 组成平面 特征 符号 名称 构成平面 测量平面 S Aγ
Aα Po Pr ⊥υc γo 前角 Ar、Pr Po αo 后角 Aα、Ps Ps ⊥Pr与S相切 κr 主偏角 Ps、Pf Pr Po ⊥Pr⊥Ps λs 刃倾角 Aγ、Pr Ps Pn Pr ⊥υc γn 法前角 Aγ、Pr Pn αn 法后角 Aα、Ps Ps ⊥Pr与S相切 κr 主偏角 同Po系 Pn ⊥S λs 刃倾角 Pf Pr ⊥υc γf 侧前角 Aγ、Pr Pf γp 背前角 Pp Pf ∥υf、⊥Pr αf 侧后角 Aα、Ps Pf Pp ⊥Pr、⊥Pf αp 背后角 Pp
刀具的标注角度是指在刀具工作图中要标注出的几何角度,即在标注角度参考系中的几何角度。它是制造和刃磨刀具必须的,并在刀具设计图上予以标注的角度;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所确定的刀具角度成为刀具的工作角度,又称实际角度。 因为横向切削时若进给量过大,即刀具背吃刀量过大,使得在切削时工件受挤压严重,甚至是挤断工件,从而影响工件加工质量,同时也降低刀具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