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满清是怎样灭掉两亿人的明朝的

2025-04-04 05:36:4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清鼎革,满人夺取天下,不能不说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不过,明朝自明成祖之后即外战无力,积弱不振,已失去了扩张的能力。因此,不论是蒙古还是满洲,都始终是明朝的边患。

而在嘉靖、万历两朝,皇帝怠政,更导致国势不可逆转。延至天启末年,北方大旱,陕西更是灾荒不断,最终引发大规模的饥民暴动。

进入崇祯年后,乱势非但没有停止的迹象,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数年后,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等流民队伍转战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其队伍也由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

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高迎祥遇伏被俘后遭凌迟处死,李自成成为新的“闯王”,而张献忠自称“八大王”。

两部队伍分别以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为活动范围,纵横数千里,时战时降,明军战胜不能,尾追不及,最终为大明王朝的覆亡埋下伏笔。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部席卷西北,兵薄京城。张献忠自恃不能与之争锋,而又不肯屈居李下,于是率部西进四川,另辟天地。

崇祯十七年春,李自成覆灭大明,建立大顺政权。之后,张献忠也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圆了自己的“皇帝”之梦。

从这个意义上说,灭亡明王朝的并非满洲八旗,而是天灾及由此蜂起的农民起义军。

在此朝代更替之际,吴三桂勾结清军入关,而很可能又是一场瘟疫让大顺军丧失了战斗力,最终八旗入关后势不可挡,并乘势夺取天下。

因此,从历史偶然性的角度上说,“清取明而代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借势而为的机巧之举。

当然,同样不可否认,满人的胜利虽有“乘人之危”的嫌疑,但其入关时不过20万兵力,这说明八旗铁骑确有可畏之处。

此后,明朝政权虽然已覆灭,但在南方仍由明朝旧臣拥立了几个所谓的南明小朝廷,其为时不长,而被清军各个击破,相继覆灭。

此外,在天下大乱之际,各地豪雄并起,盗贼横行,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数以百计,但最终都被清军相继敉平。

历史就是如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百年一治一乱,似乎也是定数。

回答2:

首先你得忽略老百姓,并且注意他们的阶级性质那就是农民,缺乏组织性和科学性,再来对比明朝和满清,那么就是几十万对几百万的问题,然后这几百万明军也不是统一指挥的而是分为各个藩镇,再加上明朝末年各地的大小叛乱起义,繁重的税收,政治腐败,由里到外都坏掉了,也就是常说的气数没了

回答3:

明朝是李自成灭掉的,满清只不过是走了大运,捡了现成的麦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