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制冷剂的沸点很低,为什么能使温度大幅度下降

2025-04-13 19:07: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热力学方面的要求 热力学的要求包括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冷凝压力、单位容积制冷量、临界温度、凝固温度、冷凝温度等.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沸点)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在大气压力下,温度越低,制冷的温度越低,同时能使蒸发压力高于大气压力,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此外,要求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应尽量低,而临界温度应尽量高.临界温度的高低确定了制冷剂在常温或普通低温范围内能否液化.凝固温度是制冷剂使用范围的下限,冷凝温度越低,制冷剂的适用范围就越大.对于大型活塞式压缩机,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要求应尽量大,这样可以缩小压缩机尺寸和减小制冷工质的循环量.而对于小型或微型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可小一些.(2)在物理与化学方面的要求 在物理化学方面的要求包括制冷剂的黏度、导热系数以及溶解性、吸水性、化学稳定性等.一般要求制冷剂的黏度应尽量小、导热系数应相当高,以减少管道流动阻力、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强度,从而提高换热设备的效率,减少传热面积.此外,制冷剂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化学稳定性.其中,化学稳定性是指不燃烧、不爆炸和使用中不分解、不变质,同时制冷剂本身或与油、水等相混时,对金属不应有显著的腐蚀作用、对密封材料的溶胀作用应尽量小.制冷剂的溶解性是指其与油的互溶性质,该性质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①如果制冷剂与润滑油能任意互溶,其优点是能为机体润滑创造良好条件,且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面上不易形成油膜阻碍传热;其缺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油量过多,将使蒸发器中的蒸发温度升高.②部分或微溶于油的制冷剂,其优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油量少,故蒸发器中蒸发温度较稳定;其缺点是在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面上形成很难清除的油膜,影响了传热.(3)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由于制冷剂在运行中可能泄漏,故要求制冷剂对人身健康无损害、无毒性和无刺激作用.2、制冷剂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制冷剂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按化学成分分类 制冷剂按化学分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等.(2)按冷凝压力分类 制冷剂按冷凝压力可分为高温(低压)制冷剂、中温(中压)制冷剂和低温(高压)制冷剂三种.3、常用的制冷剂有哪些特性?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是氨、氟利昂和烃类,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氨和氟利昂的特性.(1)氨的特性 氨是中温制冷剂之一,其蒸发温度为-33.4℃、临界温度为132℃、使用范围是+5~-70℃.纯氨对钢铁无腐蚀作用,且对润滑油无不良影响,但有水分时会降低冷冻油的润滑作用.氨的蒸汽无色,但有强烈的刺激臭味.氨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当氨液飞溅到皮肤上时会引起冻伤.氨在常温下不易燃烧,但加热至350℃时,则分解为氮和氢气,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会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