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赢政没有下令吕不韦自尽,只是让他迁到巴蜀,为何他自尽了呢?

2025-02-25 20:10:0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俗话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吕不韦从一个商人向政治大佬的转变,不仅有着富甲天下的经济地位,其政治地位也无出其右,自称“仲父”,但他的自尽根源还是在于“自满”。

下面我们说说历史:

吕不韦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商人,在邯郸做生意的时候遇到了在赵国做质子的秦国公子异人。质子,实际上就是两国互相交换的人质,地位要高一些显示两国的诚心。

因为秦、赵两国关系紧张,所以异人的处境比较尴尬,待遇也不怎么好。但是精明不如吕不韦,他从异人身上看到了巨大的利益,这就是推上宝座。

于是吕不韦开始自己的“成名之路”:他先是到秦国花重金说服了太子安阳君的华阳夫人过继了异人,因为华阳夫人无子,那么将来安国君成为国君的时候,异人作为嫡子就可以当上太子,为此,吕不韦还把自己喜爱的赵姬送给了异人,他们的孩子就是嬴政。

秦昭襄王死后,安国君顺利做了秦王,但安国君继位三天就去世了。这时,吕不韦的操作成功了,因为和异人的协议,如果他做了秦王,就和吕不韦共同执政。于是,异人封吕不韦为丞相,但也仅仅做了三年秦王就病逝了。继位的嬴政年幼,吕不韦摇身一变成了辅国重臣,以仲父身份自居。

吕不韦作为全秦最有权势的人,被权势冲昏头脑,吕不韦不仅和秦王的母亲赵姬一直保持暧昧关系,而且写下流传千古的《吕氏春秋》,重金让人挑错字以试探他对众人的威慑力。吕不韦更让嬴政无法忍受的是:吕不韦把假太监嫪毐献给赵姬做情人,赵姬和嫪毐搬到雍地,生下两个儿子;更有甚的是,嫪毐野心勃勃,仗着情人是太后做了长信侯,谋划着废掉嬴政让自己的儿子做秦王。

当然,这个计划最后是失败了,嬴政在亲政前把嫪毐等人一网打尽,嫪毐被车裂,诛三族,处死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另外将母亲赵姬软禁。另外,嬴政借此机会免去吕不韦的相国职位,将他赶去了河南,但嬴政也知道吕不韦门庭若市,宾客众多,又恐怕他造反,于是担心他和嫪毐一样造反,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吕不韦: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其实,从历史角度看,如果没有吕不韦就没有嬴政的大一统,甚至有传言说嬴政可能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但嬴政的信中充满了对吕不韦的否定和斥责,被一国之君如此否定和忌恨,除了自尽或许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保全家族,就像逃犯一样,与其每天战战兢兢担心被抓、被审判、被处罚,倒不如一死了之。所以,公元前235年,吕不韦喝下毒酒,给了嬴政想要的结果。

说到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笔者细细读过,这既是一部治国纲领,又是珍贵的文化典籍。但由于吕不韦的过失,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现代角度看,这是学习和领会战国诸子百家思想的一部经典之作。




回答2:

因为吕不韦自己知道离开了秦国去巴蜀就相当于自己被流放了,那里就是什么也没有,自己也很难活下去。

回答3:

因为吕不韦知道自己注定难逃一死,与其等嬴政下手,还不如自己做个了断。

回答4:

吕不韦认为自己失去了权势,不会有好下场的,他得罪的人太多了,只能以自杀来逃避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