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面尺寸控制
首先要基础定位标准。这是要求规划测量部门精确。
根据定位桩(坐标),放样是注意要大尺(通尺寸)拉通测量,严谨小卷尺叠加测量。
再次是放样顺序:从两边后四周向中间方向,按照图纸轴线均分,把误差或偏差集中到中间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后设备间位置。(避免分户验收不合格)
2、垂直度控制
高层通常不会使用铅锤来挂垂线,一般使用激光垂准仪:一般10层以内偏差最小。所以在10层、20层、30层设置垂准仪基准点。一般50线交叉点,为了架设仪器方便使用1米线交叉点。
3、结构层高控制
由室外基准点引入建筑外侧一个框架柱(或剪力墙暗柱),一层可以做50线,再从此处往上通尺测量,每层都设置该层的50线,在是过程中层高50线引入是层高控制的关键。分两步进行:1、从下层往上引入,至改框架柱的外侧主筋上(一般有油漆三角符号标示),然后用水准仪(或水平管)从该点在平面上散开。控制该层结构混凝土面。2、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拆模完成再将该层的50线打在该框架柱外层的混凝土面上,控制以后地面和粉刷工程。以此类推,说简单也不简单。
4、仪器使用方法要正确,尽量保证精确,不能有一丝马虎。因为从仪器就开始误差啦,到最后就是误差的叠加再叠加,就是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