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要先除硫酸根离子,然后再除钙离子,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没法除去,至于加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了,过滤就行了,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顺序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或BaCl2、Na2CO3、NaOH,
故答案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或BaCl2、Na2CO3、NaOH;
②除去NaCl晶体表面的少量的KCl,应选用75%的乙醇,因为CCl4有毒,同时KCl也不会溶解在CCl4中,
故答案为:75%乙醇;
③粗盐的提纯过程中,用到的实验操作有过滤、蒸发、洗涤等操作,用到的装置有B过滤和D蒸发,不会用到A(蒸发应该在蒸发皿中)和C(蒸馏是分离混合液体的操作),
故答案为:A、C;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2NaCl+2H2O2NaOH+Cl2↑+H2↑,在阴级区内产生的Cl2能与该区生成的NaOH反应NaCl、NaClO和H2O,使得部分的Cl2被消耗,所以同样条件下收集到的Cl2小于2L;一般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装置b口出来气体是氯气,氯气的检验方法是: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阳极区气体中,试纸变蓝色,证明有氯气生成,
故答案为:<;电解生成的氯气与电解生成的NaOH发生了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酸碱中和滴定;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阳极区气体中,试纸变蓝色,证明有氯气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