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平衡的理论支撑

2025-04-01 03:31: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间断平衡理论完善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并不是对其造成了冲击。间断平衡理论对于进化中物种的“大灭绝”和“大爆发”提出了如下的解释:进化和新物种的产生不可能发生在一个物种主要群体所在的核心地区,只能发生在边缘群体所在的交汇地区。那里生存压力大,环境复杂,物种的变异容易遇到合适的环境,并且边缘的隔离作用使得变异可以累积和发展,进而成为新物种。“间断平衡”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不像达尔文所言是一个缓慢的连续渐变积累过程,而是长期的稳定与短暂的剧变交替的过程,从而在地质记录中留下许多空缺。澄江动物群的发现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并非总是渐进的,而是渐进与跃进并存的过程。
作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的中国云南澄江动物群,它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保存最为完整的带壳后生动物群。
该动物群是中国青年古生物学家侯先光1984年在云南澄江县帽天山首先发现的。这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保存非常完美,距今约5.7亿年的化石群,其成员包括水母状生物、三叶虫、具附肢的非三叶的节肢动物、金臂虫、蠕形动物、海绵动物、内肛动物、环节动物、无绞纲腕足动物、软舌螺类、开腔骨类,以及藻类等,甚至还有属于低等脊索动物或半索动物(如著名的云南虫)等。由于许多动物的软组织保存完好,为研究早期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等提供了极好的材料,同时也成为了探索地球上大壳后生动物爆发事件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