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没有固定熔点。
因为玻璃是混合物,非晶体,所以无固定熔沸点。玻璃由固体转变为液体是一定温度区域(即软化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它与结晶物质不同,没有固定的熔点。软化温度范围Tg~T1,Tg为转变温度,T1为液相线温度,对应的黏度分别为1013.4 dPa·s、104~6dPa·s。
扩展资料:
玻璃是一种呈玻璃态的无定形体,熔解的玻璃经过迅速冷却(过冷)而成形,虽为固态,但各分子因没有足够时间形成晶体,仍冻结在液态的分子排布状态。
玻璃一般而言是透明、脆性、不透气、并具一定硬度的物料。最常见的玻璃是钠钙玻璃,包括75%的二氧化硅(SiO2)、由碳酸钠中制备的氧化钠(Na2O)以及氧化钙(CaO)及其他添加物。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氢氧化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玻璃
玻璃这种材料是没有固定的熔点的。因为玻璃是混合物所以它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它的结晶物质也是不同的软化温度范围是根据很多因素去改变的。而且玻璃一般而言是透明脆性不透气的。比较常见的玻璃是那盖玻璃它不会与生物起作用,而且不溶于酸。
玻璃是非晶体,因此没有固定的融点,但有软化点,铅玻璃的软化点为500度,石英玻璃的软化点为1600度。 玻璃600度,可以用炉火变软,拉玻璃丝.煤气喷灯1300度,酒精喷灯1000度 玻璃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但是普通的酒精灯就足以使它软化,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石英和长石为主要原料,混合后在玻璃窑里熔融、澄清、匀化后加工成形,再经退火处理而得玻璃制品,普通玻璃主要成分大致为CaO∶Na2O∶6SiO2,它是磷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熔合在一起的物质。没有一定的熔点,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软化,在软化时可以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除普通玻璃外,还有以硼酸盐、磷酸盐、氟化物为主的特种玻璃。制玻璃时,原料略高于1200℃时熔化,冷却以后即形成玻璃。
玻璃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玻璃,其实在化学上就是二氧化硅,没有熔点,只有融程,一般在600-800℃。钢化玻璃是普通平板玻璃经过再加工处理而成一种预应力玻璃。钢化玻璃相对于普通平板玻璃来说,具有两大特征:
1) 前者强度是后者的数倍,抗拉度是后者的3倍以上,抗冲击是后者5 倍以上。
2) 钢化玻璃不容易破碎,即使破碎也会以无锐角的颗粒形式碎裂,对人体伤害大大降低。 钢化玻璃的融程同普通玻璃一样。
玻璃没有熔点,只有软化点。通常软化点600度左右,随着温度的增高,其流动性会越来越好。软化点,也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的玻璃成品刚开始变软的温度。
熔制玻璃需要1500度的温度是因为有些原料需要这么高温度才能熔化,还有排除刚形成的玻璃液中的气泡(CO2)也需要有很高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