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遛狗以及注意事项

2025-04-01 19:27:4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掌握正确的遛狗方法

1、每天遛狗的时间

溜达应该每日进行,这一点比较重要。每天要遛多久才是最合适的呢?这就要看你养的是什么狗狗了。一般来说,小型狗狗每天散步的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比较适宜,而中型狗狗每天只需要在30~40分钟左右,如果你养的是一只七八十斤以上的大狗狗,那么每天就基本上要溜达差不多一小时了。

2、切勿突然大量的运动

有些主人因为日常工作忙,周一至周五都几乎没有时间带狗狗出去逛。在周六或周日或者因为心生歉疚的原因,会带狗狗爬山涉水,在双休日做大量的运动。其实运动这玩意儿是补不回来的……突然大量的运动很容易让狗狗的身体因为不适应而造成各种各样的不适。如果你的狗狗已经超过了7岁,这样的做法还有可能令到狗狗的心脏、脊椎、韧带与关节受到伤害。

3、勿让狗狗跟着车跑

有的主人本身比较懒,他们本身不大喜欢散步。但是狗狗是要溜达的呀,怎么办?人不愧是大脑发达的动物,更不愧是会利用工具的动物。他们会骑上摩托车、电动车,一手拉着狗颈圈上的拉带,一手控制车的方向,让狗狗跟着车跑。看起来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实际上这对狗狗并不好,毕竟除了一些特殊的狗狗品种,狗狗并没有什么兴趣去跑步,尤其是长跑。否则遛狗就不叫遛狗啦,叫跑狗好了。一些上了年纪的狗狗如果这样运动的话,很容易造成心脏的伤害。

二、遛狗要找对地方

1、勿携犬进入公园、公共绿地等

狗,其实也需要放松。人和狗,都是生命,都想有个放松的空间。不能只呆在屋子里,天气挺好的,都想到公共空间里溜达溜达。显然,这种需求并不过分。如果讲过分,是因为有人怕狗。养狗有养狗的道理,怕狗有怕狗的道理,但双方不应该形成对立面。所以,想解决“人狗分离”,得辟出一定的地方。在这些区域,养狗的,撒开欢儿的遛狗,遛出什么花样来也不会影响到别。

2、小心草坪蜱虫

“蜱虫在岛城的分布比较广泛,山林、草丛、灌木丛等都是它们喜欢的地方。”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防治科主任姜洪荣介绍,蜱虫一年四季都有,夏季尤其多,家中养宠物狗的市民遛完狗回家后,记得检查狗身上是否有蜱虫,尽量少去草坪、灌木丛等地方。需到山林等地干农活的市民,或者爱好户外游的驴友,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以防被蜱虫咬伤。

3、远离毒草

撒在公共绿地里的药剂可能会毒到宠物。居民在公共绿地活动时要管好自家的宠物;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药剂,一定要用大量清水冲洗;若误食,不可用药物引吐,应饮用大量水催吐,并立即就医。

三、出门遛狗不可缺少的装备

1、给狗戴上口罩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去年,狂犬病发病已经连续5个月成为我国报告死亡数最高的传染病病种,我国已成为狂犬病高发国家。现在,城市里养狗的群体日益增多,但不规范养狗行为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主人在带狗出门时,为避免受到传染,最好在狗颈上系带并远离行人;到人多的场所最好给狗戴口罩。

2、出门遛狗要带上准养证

在养犬重点管理区的养犬居民需带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暂住证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登记时应当提供犬只免疫证明,同时提交养犬义务保证书。犬只准养证实行年检制度。携犬出户要携带准养证、束犬链,由成人牵领。

四、有的狗狗不能遛

1、出生不超过三个月的小狗狗

类似这样的狗宝宝,连走路都走得步履蹒跚的,每天适合做的事情就是吃完了睡、睡完了吃,偶尔接受一下主人的爱抚。

2、发情中的母狗或孕狗

有的主人带着自己正在发情的母狗狗出去溜达,光顾着和别人聊天……数天之后,发现自己的狗狗怀孕了,连狗宝宝的爸爸是谁都不知道。而怀了孕的狗妈妈可以出去遛遛,但第一时间不能太长,第二主人要注意时时关注,如果在狗妈妈附近有其他公狗的话,就要注意保持两者间的距离了。

3、新买的狗狗

有的宠物主人喜欢带着新买的狗狗出去遛,但这的确不是一个好习惯。因为没有完全免疫或者开始免疫但还在两周危险期内的狗狗是不适合到处溜达的染上病菌怎么办?同理可证……那些正在生病或大病初愈的狗狗也都不适合经常出去溜达。你看看动物世界里面,病了的动物都是乖乖地待在窝里养身体,有谁会没事出去打个“白鸽转”,发散发散心情的?

五、别让狗狗“遛”主人

1、改变被狗“遛”的局面

想要改变被狗“遛”的局面,不妨这样试试———狗狗闷头“探险”的时候,趁它不注意时猛地拉扯狗链,动作要迅速而轻柔。如此几次突然袭击,狗狗就会明白你是领队者,而它只能乖乖做个“小尾巴”。另外,换路线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当狗狗按每天熟悉的路线奔走,可以尝试改变一下,比如一会往前走,一会返回来。这样做会让狗狗明白,必须时刻关注主人的意图,否则就会陷入被动的境地。

2、训练随行从小狗开始

(1)带好牵引带后,让狗狗位于主人的左侧。这样主人就可以用右手拿着小零食,训练它乖乖坐下。

(2)出发时,前几次不妨先刻意养成习惯,首先迈出左腿,同时拉拉牵引带,对狗狗发出“跟上”的命令。如果这时狗狗表现得太性急或者兴奋而突然向前冲,就应该及时用左手抓住颈圈,将狗狗轻轻拉回正确位置。

(3)当狗狗靠在主人身边的合适位置时,应该奖励它。

六、外出遛狗可促健康

1、科学依据

研究人员调查5000名英国人,其中3000人养狗。调查结果显示,57%受访者认为遛狗是他们主要的运动方式。研究人员发现,养狗的人平均每天遛狗两次,每次平均24分钟。这样算来他们一周运动时间总计约为5小时38分。在此基础之上,他们平均每周还要长距离遛狗3次。这使他们每周运动时间增加2小时33分。与此相比,那些不养狗的人平均每周运动时间仅有1小时20分。他们的运动形式一般为去健身房、散步或慢跑。更有将近半数不养狗的人承认,他们根本不运动。

2、遛狗遛出好身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对于一些身体比较富态的女性来说,能拥有苗条的身材,那绝对可以说是梦寐以求的一件事。我听说过许多减肥的方法,什么吃药减肥、节食减肥、运动减肥等,但遛狗其实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减肥方法。

回答2:


哈士奇(详情介绍)

  过去人养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看门,要么就是为了冬天能吃上一顿美味佳肴,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不仅抵制吃狗肉,更会把狗狗当做家庭成员一样的照顾他们,早晚还跟随主人一起出去压马路。
  随着气温的升高,城区马路上、公园内、绿化带中,一早一晚户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活动人群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喜欢饲养宠物的人,将爱犬带在身边,一来锻炼身体,二来捎带遛狗。
  遛狗人中,有的抓着拴狗绳,牵引而行,有的则放任狗儿东奔西走,上蹿下跳。遛狗中,狗咬人、吓人的事例已屡见不鲜;狗随地拉屎撒尿更是司空见惯。
  饲养宠物,是个人爱好,别人无权干涉,但也不应妨碍别人。喜欢自由和运动是狗的天性,适当遛狗本无可非议。但要知道,喜欢攻击另类和刨土狂吠也是狗性使然。假如遛狗令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惊恐不安,使美好的环境遭到污染,甚至因其伤人惹上官司、损坏财物产生纠纷,那就未免让大众有所微词、使主人得不偿失了。
  窃以为,遛狗首先要讲文明、讲公德、讲安全。为此,遛狗应当挑选空旷人稀的地段,或者有栅栏封闭的区域,实在没办法,在马路上、公园内遛狗,起码要系上拴狗绳,确保别人安全。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环境保护放在心上,及时清理爱犬的排泄物。出门携带好遛狗需要的东西如:报纸、马夹袋、牵引绳、水等等。如果你家养的是大狗,建议不要带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遛。以免吓到别人。

回答3:

随着现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那很多的人们也是处在了养猫养狗的行业当中,对于这样的事情呢,其实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 但是在发生这几次事故之后呢 其实我们也更加了解到 对于狗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去进行培养的话 那么就不要去进行一系列的抚养活动,毕竟这样的不负责任既是对别人不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这样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灾害。在最近被狗绳索绊倒的老人就地身亡,这样的事情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的飞来横祸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对于这样的事情,相信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无法接受吧,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的意外与惊喜呢,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降临在我们的身边,但是对于这些能够避免的问题呢,其实我们还是要去加以避免的。

并且在新闻当中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一些被狗咬伤狗主人不负责推卸责任这样的行为出现,毕竟事情还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在我们的身边也存在着这样的例子,其实这样的事情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不负责,其实对于这样的事情呢,也是应该受到我们的反对的,因为对于这样的做法呢,是严重对别人不负责任的表现,很多人在遛狗的时候都会去放肆地将其放开,而这样的做法呢,其实也是让我们所为之担忧的一点,因为对于这样的放肆是真正的没有危险吗?

其实我们在遛狗的同时呢,也应该做到对别人负责,因为对于自己来说,更好的去管理好自己所养的狗才是对于别人安全最重要的负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在不懂的时候很有可能会给别人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