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义
「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作战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行动,稍一不慎,社稷就断送手中,所以用兵必有其因,不可以乱用,亦不可以滥用,因为「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所以用兵必讲求义,「战而无义,夫下无能以固且强者.」如此,兵有义,则可以励士而举将,方可战;反之,兵无义,则士民皆困苦於军争,祸由此起.
然而出师有名,能战亦未必能胜,因为妄启战端而不加准备,亦会兵败.「事备而后动,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见威王〕》)所以战而有义,可以使虚弱的城池变得坚固,使不足的士兵变得强大,以一挡十.何况是坚固的城池与众多的兵员?
天地人
再仔谈军事之要,则论及军队所处所用之势.但凡用兵必有其势,势即是用兵之要道,包括上述《兵义》所述,是「天」.审度地形有利与有害,是否适合用兵驻扎,则是「地」;教化士兵以德,劝禁士兵以法,善於发挥军队长处,掩盖短处;而抑压敌军长处,攻其短处,是将军的素质,则是「人」.孙膑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月战》)
能用军之势,必先察军之势,能察而得有利己者,则得势,即有天时之助.能握之,能有恒胜之军.孙膑提出五项恒胜准备:「得主专利,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篡卒》)得主尊制,为的是可以是使君主信任而得到全权指挥;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八阵》)物有规律,兵亦有规律,能知此道,则能稳操胜卷;得众,要得士兵人民归服之心,用德教化之,用赏罚劝禁之,虽然恒信以用,则能进能退,不乱行阵;左右和,则决策速,上团结则下无乱,如果上下一心;量敌计险,量敌则知己彼,计险则用地形,然后方可抑敌之长而制其短,避己之短而用长.五者尽善,则可以恒胜.
「所谓善者战,便势利地者也.」(《客主人分》)孙膑认为掌握地形以提高自军能力,是必须的.各派兵家都会有此说,然而孙膑所异於百家之处,并不是得地利的概念,而是用地利的条件.专题论述地形的篇章,在《孙膑兵法》中有《地葆》与《〔雄牝城〕》今略作简介.
《地葆》篇言,掌握大路小路、向阳与向阴的地方就可用兵.大路有利於运输,小路不便於作战.凡用於作战之地,必知日照,、风向变化等天气.容易招致失败的地形有五:渡河涉水、进发山陵、处在下游、驻守死地、靠近树林..能向南布阵的山势是生山,向东则是死山.向东流的水是生水,向北则是死水.不流动的则是死水.五种地形优势有序:山地胜丘陵,丘陵胜土山,土山胜小土丘,小土丘胜有树林的平地.五草优劣:知母草、荆棘、灵寿木、茅草、莎草.这里只引半篇,诸地形之用法及其优势,多散落於阵法中,用地形须配合战法,故此不全引《地葆》言.
《雄牝城》一章,言难攻之城与难守之城,难攻者称雄城,难守者称牝城.雄城有以下数形:城建於小片沼泽上,四周环绕丘陵地带,连绵不断;城池可供饮用,流水充足;城池前临深谷,背靠高山;城内地势高,城外地势低的城池;城内有丘陵的城池.此五者,皆雄城,不要攻打.牝城又有以下数形:军队驻扎四周无大河环绕作屏障,士气又受挫;城池背临深谷,左右又无高山;烧光了的焦土;饮用之水为死水之地;城池建於大片沼泽上,又没有深谷与丘陵作屏障;城池前有高山,背临深谷,前高后低.此六者,乃牝城,可以攻打.
最后将军要懂得用兵,能察天时而善用地利,更重要的能尽收军心,使行军有序不相乱,就得人和.孙膑认为将有义,要兼具义、仁、德、信、智胜的德行,以使军民信於将,将始能用之.面对士兵,为将者要「爱之若狡童,敬之若严师」切莫用之为工具.赏罚要早日施行,「赏不逾日,罚不还面,不维其人」(《〔将德〕》)要「严而示之利」使士兵既忘死,又畏上,「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威王问〕》)还要立法合理能为,不可滥用刑赏,「赏未行,罚未用,而民听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赏高罚下,而民不听其令者,其令,民之所不能行也.」(《奇正》)信赏必赏,然后将令一言深重,军队就能管理妥善.
军队管理妥善,将军有兵可用.作为领导,决策要有信,不可以苟且,所以「将不两生,军不两存」(《〔将德〕》)要知道万事皆备,尽量避免与敌人长处交锋,「积弗如,勿与持久.众弗如,勿与接和……习弗如,母当其所长.」(《〔五度九夺〕》)做到克敌之长而攻其短,就算成功,「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士有勇力不得以卫其将,则胜有道矣.」(《客主人分》),「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必攻不守.」(《〔威王问〕》)则百战可以百胜.
阵
有别於诸家兵书所言,《孙膑兵法》载有大量临敌经验可供参考,且为此书一大特色.《太公兵法.六韬》以太公解文王武王之困兵立问,而大量记述行军作战可能遇上的凶险及其解救之法.《孙膑兵法》亦多载,《官一》篇详细地论述了临敌作战的情形数十种及行军应注意之细微治术.《十阵》详述十种常用阵的编制、使用条件及其长短处.十阵:「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十阵》)各有其用,各有其法,不可相混.《十问》是借「兵问曰」之口,假没十种敌我相交态势,因应其势而作出适当的解决策略,极具参考价值.
除了实际的用兵策略以外,孙膑亦善於纲目式有条理分别士兵与将领的类型.《五名五恭》载有与敌交战之军,分五类,称「五名」;入主敌阵之军,亦分五类,称「五恭五暴」.别其类而知其势,则可以对策.五名有:威武强大、刚愎自用、贪婪猜忌、优柔寡断.五恭五暴有:首次进入敌国立即表现谦恭,军队就失去正常状态;第二次如此,失去粮食;第三次,失利;第四次,挨饿;第五次亦如此,便无法完成任务.相反,若初进境内便表现凶暴,该国人会当军队为外来客;第二次如此,会引起该国哗然纷乱;第三次,使该国百姓恐惧;第四次,本队士兵就会受诈;若第五次亦如是,军队将大受损耗.所以孙膑曰:「故五恭、五暴,必使相错也.」使人又敬又畏,就不敢反抗而亲附.《兵失》、《将败》、《〔将失〕》三篇,点列为将者能犯而使军队兵败的种种过失、缺点,三篇合起来,有过五十之数,正见为将者能犯之事极多,其或故犯不自知,始殃身而不知其由,亦如是矣.
详乎其言,心思细腻.自出孙武,发而论微.
行军治阵,德刑兼备.能为则为,应止则止.
道斩庞涓,有其卓识.重启墓冢,光茫再现.
《孙膑兵法》:孙膑是以“贵势”即讲求机变而著称
国家宝藏里面就有这个,
在QQ浏览器首页下拉或者打开“博物官”微信小程序,
通过“识你所见”功能扫描《国家宝藏》第二季中的27件国宝,
即可了解它们的前世故事和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