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的产生 网上找的,其实这个不就是让你运用一下自己学到的知识么和写作文差不多!
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它是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审计程序的类型
1、检查记录或文件
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检查记录或文件的目的是对财务报表所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
2、检查有形资产
检查有形资产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检查有形资产程序主要适用于存货和现金,也适用于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固定资产等。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3、观察
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例如,对客户执行的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
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并且在相关人员已知被观察时,相关人员从事活动或执行程序可能与日常的做法不同,从而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真实情况的了解。因此,注册会计师有必要获取其他类型的佐证证据。
4、询问
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询问本身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也不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其他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5、函证
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例如对应收账款余额或银行存款的函证。通过函证获取的证据可靠性较高,因此,函证是受到高度重视并经常被使用的一种重要程序。
6、重新计算
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重新计算通常包括计算销售发票和存货的总金额,加总日记账和明细账,检查折旧费用和预付费用的计算,检查应纳税额的计算等。
7、重新执行
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例如,注册会计师利用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重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与被审计单位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比较。
8、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审计师可以通过单独或组合执行上述程序完成风险评估和实质性程序,并不适合控制测试。
三、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
1、确定审计的目标
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4、符合性测试
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6、实质性测试
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8、撰写审计报告
财务审计的作用及流程 欢迎关注,点赞,下次精彩内容推荐,业务办理请私信 提起财务审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项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这是一个很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新趋势,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讲一讲财务审计的具体作用及流程 一、财务审计的作用 1、审查企业会计和其他经济资料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记录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合规性,核实查证其是否符合实际发生的内容,有无弄虚作假或非故意的差错,适用法规、准则是否正确等,同时还可以审查评价被审计企业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有无存在违反财纪法纪、损失浪费、贪污盗窃及其他违反经济、财政法规等的行为 2、促进廉政建设的需要克服消除腐败现象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成败的一项长期斗争。要有效地遏制和惩治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腐败问题,除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外,还应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加强对权力运用的制约,并使这项工作法制化、日常化 3、揭露企业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会计资料及其他各种经济资料,应该真实、正确、合理、合法地反映经济活动的事实。但不少企业的经济资料不仅存在错误,而且存在着有意造假现象,以图掩饰非法的经济行为。通过审计的检查监督,不仅可以揭露出经济资料的错误和舞弊,而且还可以揭发经济业务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从而进一步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和考察有关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4、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财政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发现影响被审计单位财务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并针对问题的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这样就有利于被审计单位改善物质技术条件和人员管理素质,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三、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依据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依据作为审计人员据以对审计对象做出判断的根据,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如会计法、审计法、经济合同法、税法、公司法、票据法、民法等用于规范社会经济行为的法规。企业财务通则、会计制度、财务财经规章制度等。被审计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计划、合同、决策目标等。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如人员定额、原材料定额、技术规程等 二、财务审计的流程 1、企业寻求专业第三方审计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委托,并与其签署正式审计服务协议,以明确服务费用、期限、双方权责等事项 2、审计机构组建审计小组,对委托企业的经营环境及财务状况作具体了解,然后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制定具体审计工作计划 3、审计人员入场,推进财务审计工作实施,对企业提供的各类财务资料及实物进行审查和盘点,并对审计期间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进行详细记录 4、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整理,以此为基础初步编写财务审计报告,后与被审计企业交换审计意见,出具正式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