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所处气候带有利于广泛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特点是灌溉农业的水利基础设施非常发达,灌溉地面积达425万公顷。农业支柱产业是棉花种植业,桑蚕业、畜牧业、蔬菜瓜果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棉花年产量占前苏联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四位,被誉为“白金之国”。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乌兹别克斯坦农业以植棉为主,是原苏联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植棉业是农业的专业化部门,目前籽棉年产量大约400万吨,加工后皮棉的产量近120万吨,居世界第六位。
皮棉的出口量在世界上占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85%用于出口,每年出口棉花近100万吨。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由MFERIT的贸易公司集中出口。
扩展资料:
1、乌兹别克斯坦地形地貌
全境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低地占全部面积的80%,大部分位于西北部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东部和南部属天山山系和吉萨尔-阿赖山系的西缘,内有著名的费尔干纳盆地和泽拉夫尚盆地。境内有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肥沃谷地。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和泽拉夫尚河,均为内流河。
2、乌兹别克斯坦气候特征
属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夏季漫长、炎热,7月平均气温为26~32℃,南部白天气温经常高达40℃;冬季短促、寒冷,1月平均气温为-6~-3℃,北部绝对最低气温为-38℃。年均降水量平原低地为80~200毫米,山区为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冬春两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睛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境内有锡尔河流经,灌溉便利;沙质土壤,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乌兹别克斯坦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寒冷,终年干燥少雨,最南部为亚炎热气候。全国1月平均气温-6℃—3℃,北部绝对最低气温为~38℃。七月份26℃—32℃,南部白天气温经常高达40℃;昼夜温差大,秋季降温快,无霜期200天左右。全国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年均降水量平原低地为80毫米—200毫米,山区为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冬春两季。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乌兹别克斯坦农业以植棉为主,是原苏联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植棉业是农业的专业化部门,目前籽棉年产量大约400万吨,加工后皮棉的产量近120万吨,居世界第六位;皮棉的出口量在世界上占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85%用于出口,每年出口棉花近100万吨。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由MFERIT的贸易公司集中出口。
因为它处于中亚,气候比较干燥,降水稀少,光照充足,那里同时还有丰富的灌溉水源,而且该国多为平原地区,土壤也较肥沃。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五大产棉国之一,年棉产量超过300万吨。该国也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
究其原因,首先就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强,温差大,降水少,光照丰富,多为平原地区,土壤也较肥沃;而棉花的耐旱能力比较强,正适宜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种植。
除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之后,乌兹别克斯坦在棉花产业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而先进的产业技术链条。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育种主要集中在塔什干的乌兹别克研究所、乌兹别克农科院扎依采夫棉花育种和良种繁育研究所、乌兹别克科学院实验植物研究所三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中。
乌兹别克塔什干的棉花科研单位都设备齐全、人员集中、规模很大,其中扎依采夫棉花育种和良种繁育研究所的一座温室就占地1公顷。乌兹别克斯坦还有一个棉花研究所设在安吉然,并在布哈拉和苏尔汉达里都还设有棉花育种的分支机构,这里气候条件更适宜棉花生长,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的彩棉选育研究就设在此地。
gi tddd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