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民族有繁盛的时刻,那么也会有衰败的时刻,今天我来说一下蒙古族的分裂部落之一瓦剌民族,它在曾经强盛的时候抓过明朝的一个皇帝,那么为什么在最后,它还是跟中原的王朝融为一体呢?
其实我们要知道,瓦剌民族刚开始发展是很迅速的,而且也是有两个鼎盛的时期,其中就有一个叫做土木之变,这个事变中瓦剌民族的人还把明朝的英宗皇帝抓获了,而且我们知道瓦剌民族它是位于膜西地带的,它的首领是蒙古大汗的臣下,瓦剌总共有四千多户人口,而且瓦剌也是与蒙古皇室保持着联姻的,在蒙古内部矛盾产生的时候,瓦剌就主动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东蒙古分庭抗礼了,从那开始,这个民族就用自己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而在后来它还拥有了蒙古的实权,是蒙古高原的一个狠角色,那时候的它是没有什么势力可以阻挡的。
但是好景不长,在经过几年的时间,也就是在也先死后,瓦剌部落却逐渐衰落了,在一次和明朝战斗中,瓦剌更是被逼到了额尔齐斯河流域,瓦剌民族的势力可以说是不断被削弱,到最终,连能够立根的能力也没有了,最终,瓦剌与中原王朝融为一体了。
可以说瓦剌民族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漫长时期,是一个很顽强的部落,但是到最后还是没有逃开自己的结局,最终的结局还是成为了附属国。
在游牧民族分裂的情况下,很难与中原王朝抗衡,在后来的贸易交流过程中,被中原民族渐渐同化,最后融为一体。
游牧民族虽然战斗力很强大,但是他们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没有粮食,所以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必须和中原王朝融为一体。
民族融合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尤其是瓦剌民族俘获了明英宗之后,想要进一步的侵占与了解中原,所以要通过和亲等等与中原融为一体的手段。
国家为了稳固了统治,先要考虑稳定边疆的政局。瓦剌民族在中国的边疆,所以说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相融合。这样既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