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有平衡点,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平衡点很难掌控。
人口增长和生物增长都是动态的,而且我们很难评估到底在那个点位上正好可以达成平衡,人对于资源的需求不断变化,可能今天你还满足于吃一块肉,到明天,同样的你却想吃两块肉了,环境就要付出更大的承载量,所以人口数量难以控制,人的资源需求量难以控制,这个平衡点就时刻会变化,变得实际无法操作。
如果是一个数学模式,你要保证在单位面积内人和动植物的数量都固定不变(有时哪怕增加一个人就会破坏平衡),人对于环境资源的要求也固定不变(每天吃同样数量和种类的食物),而且你要知道整个环境中能提供多少能被我们持续利用的资源(实际上很难精确统计),那样的平衡点才有意义。
在地广人稀的地方是可以找到。但是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人口早就超过平衡点不知道多远了,这个时候再找已经没有意义。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肯定是要先保证同类的生存才有可能去谈保护其他物种。总不能为了生物多样性,让大部分人挨饿不是 。比如一只东北虎在尽量没有人类干扰下需要的活动面积理论上是30——100平方公里,把地方空出来养老虎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但是对与俄罗斯而言,远东、西伯利亚就是地广人稀的地方,老虎可以正常的活着。
控制人口数量,没有过激的人类活动去破坏生物的环境,
当然是可以了,根据逻辑斯蒂方程,物种数量的增长总是会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时候环境能够供应的能力也达到了最大。很显然的,在中国,人口的增长以及突破了这个平衡,所以才造成生态恶化,当然生态恶化也包括物种多样性的锐减。
换个星球 而且没有人和物的 不可能满足无限增长的 平衡点是有的 问题谁能够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