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求下联

2025-02-23 15:44:3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解释分析: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所以根据以上规则,“苦心人,天不负”对应“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应“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扩展资料:

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

回答2: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 自勉联
对仗工整,,富有哲理。其最大特点在于用典灵活有新意,上下联呼应自然,如行云流水。

回答3:

上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浦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

回答4: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写的

回答5: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藏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