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个话题是不太完善的,应该说是中国古代隋唐之后的选官制度影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是阻碍。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也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只是到了西方大航海时代后,中国的自然科学才落拆销后于西方世界。那么,中国的选官制度是如何影响中国的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呢?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中国的选官制度主要是科举制度。在中国的隋唐一直到中国清朝,整个一千多年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科举制度是重视读书,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年青人读书都是为了做官,而不是为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做官成了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搞自然科学是没有出路的。这就在社会价值观上造成了猜高自然科学无用,读书做官有用的价值。有这样的价值观,必然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二个,既然选官要读的书是四书五经,那么读书人与写书的人,就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个上面,写书的人不写这些注解四书五经的书与考试题目分析的书,就卖不出去。读书穗御尺的人不读这些书,就考不上官。那么,自然科学类的书就自然会少了,一个是写的人少,更多的是读的人也少。没有科学的文化氛围,怎么可能有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三个,中国历代都是把自然科学视为“奇巧淫技”的,这样的思想,也导致了中国研究科学的人少。自然科学肯定也受影响。
举个例子,就像今天我们的教育,学生学习其实不是为了学到有用的知识,而是为了考试得到高分。那么就形成了做练习,背试卷这样的行为,而少了学生社会实践,动手发明,参加劳动这样的活动。书店里的书也多半是以考试为主的书,而手工制作,社会实践感触之类的书就会成为家长与老师嘴里的“杂书”。如此这样,长久以往。若干年以后的学生,会不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中国21世纪初期的教育制度阻碍学生动手能力与社会实践?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埋拦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姿返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迹液饥,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