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犯,罪嫌。指犯罪侦查机关的侦查对象或者被侦查线索初步确定的怀疑对象。犯罪嫌疑人必须是特定的人,对尚未找到的和身份未确定的犯罪实施者不能称为犯罪嫌疑人。在刑侦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可能被不在场证据和其他科学证据排除嫌疑。刑事侦查终结后受到刑事指控的犯罪嫌疑人称为刑事被告人。
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中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重大嫌疑分子的人身自由采取限制或者剥夺的一种强制性方法。
一般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拘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的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监视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拘留: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
逮捕: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的一种,在一定时间内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并解送到一定场所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
有关强制措施的规定,可以参看《刑事诉讼法》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法院未宣判前均称为犯罪嫌疑人
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以下五种:1、拘传2、取保侯审3、监视居住4、拘留5、逮捕: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一般罪犯被公安局先刑事拘留,拘留期限最长不超过37天,在这37天里,公安局会调查举证,掌握足够证据后就会申请批准逮捕,然后再将犯罪嫌疑人提交检察院审查起诉。如果证据不足,或者罪犯有严重疾病等等,其家属或者辩护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是指在法院还没有下达生效判决之前的被告人,生效判决是指法院作出裁定后,检察院没有抗诉,被告人没有上诉的判决。
所谓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在掌握犯罪嫌疑人基本犯罪事实之后,非采取强制措施会造成一定的后果(威胁性、危险性等)而采取的拘留、监视居住或逮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