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数:
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用 M 表示。 理性理解:简单的说,就是一组数据中占比例最多的那个数。
中数: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数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
一组数据中的众数不止一个,如数据2、3、-1、2、1、3中,2、3都出现了两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中的众数。
一般来说,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如:1,2,3,3,4的众数是3。
但是,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个数出现次数都是最多的,那么这几个数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如:1,2,2,3,3,4的众数是2和3。
还有,如果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一样,那么这组数据没有众数。
例如:1,2,3,4,5没有众数。
中位数(又称中值,英语:Median),统计学中的专有名词,代表一个样本、种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个数值,其可将数值集合划分为相等的上下两部分。
对于有限的数集,可以通过把所有观察值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一个作为中位数。如果观察值有偶数个,通常取最中间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1.找出这组数据:23、29、20、32、23、21、33、25 的中位数。
解:首先将该组数据进行排列(这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得到:
20、21、23、23、25、29、32、33
因为该组数据一共由8个数据组成,即n为偶数,故按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中位数 ,即第四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
2.找出这组数据:10、20、 20、 20、 30的中位数。解:首先将该组数据进行排列(这里按从小大的顺序),得到:10、 20、 20、 20、 20
因为该组数据一共由5个数据组成,即n为奇数,故按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中位数为20,即第3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