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有感地震,不会伤害到人。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中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其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多用矩震级来表示。
震级分类: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震级
3.6级的地震是有感地震,不会伤害到人的。
一、地震级别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
2、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
3、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
4、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
5、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
6、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二、有感地震
1、简介
有感地震是指震级大于3级到小于4.5级,人们感觉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员重伤和死亡以及显著财产损失的地震。 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地震。
2、分类
轻微有感:烈度在Ⅲ~Ⅳ度。Ⅲ度时,室内静止或居住楼上的人有感觉,悬挂物微动。Ⅳ度时,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明显有感:烈度达到Ⅴ度。室内人普遍、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不稳定器物摇动或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