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黄龙系统,尽管水温只有6.3℃,但考虑到这里年均气温仅1.1℃及源头雪山的影响和深大活动断裂的存在,所以仍可将其归入地热系统。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低pH值、低K+、低Na+、低Cl-、高Ca2+、高
和高CO2分压(pCO2),水化学类型为
Ca型(表12.1)。这些特征与出露在火成岩体中的典型地幔型地热系统(如云南腾冲,表12.3)的不同在于后者K+、Na+和Cl-含量高,而Ca2+含量低,水化学类型表现为HCO3,Cl-Na型或Cl-Na型。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以从两类系统出露的岩性不同得到解释:由第8章可知,黄龙系统出露的岩石主要为石炭-二叠系灰岩,而腾冲地热系统出露于花岗岩体中(Wang等,1996)。黄龙系统与典型表层岩溶系统(如桂林岩溶试验场,表12.3)的不同在于后者CO2分压较低,因而,尽管两者都出露于石灰岩地层中,但表层岩溶系统的溶蚀能力较小,所以系统的
和Ca2+含量也较低,而pH值较高。此外,转花池泉水出流后,由于大量CO2释放,水的CO2分压显著降低、pH值迅速升高,水由方解石不饱和变为过饱和(SIc由负值变为正值,表12.1),从而发生钙华沉积,使水中
和Ca2+含量降低(表12.1中8号观测点)。
对于康定地热系统,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明显地分为两类。一类富集Ca2+,pH值较低,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如二道桥泉和游泳池泉系统;另一类则明显富集Na+,水化学类型为HCO3-Na或HCO3,Cl-Na型,如龙头沟泉和折多塘泉系统(表12.1)。联系前述各泉出露的地质条件分析,第一类系统的水化学特征无疑与古生代灰岩的影响有关,它类似于黄龙地热系统;而第二类系统的水化学特征则主要取决于花岗岩体的影响,它类似于腾冲地热系统。
对于中甸下给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
、Na+、Ca2+含量均较高,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型,反映出火成岩与灰岩共同影响的特点,这与泉群出露在夹有印支期安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的砂岩、泥岩和灰岩地层中不无关系。
表12.3 腾冲地热系统和桂林表层CO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水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