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鼠疫的小知识

2025-02-23 01:46:4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鼠疫(plague)
是由啮齿动物和蚤把鼠疫杆菌传给人和动物的一种特殊的人兽共患病,其开始的症状与体征是无特征性的发热、畏寒、不适、头及四肢疼痛、恶心、喉痛,常见的是最早被蚤叮咬的地方其相关的淋巴结出现淋巴腺炎,这就是腺鼠疫,其90%发生在腹股沟淋巴结,少数发生在腋下或颈部,受害的淋巴结肿胀、红肿、变软、化脓,发热是最常见的。
鼠疫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南方的鼠疫(主要是腺鼠疫)
多发生在春夏季节,青藏高原等地区的鼠疫(主要是肺鼠疫)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经鼠蚤传播
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
要传播方式。
主要的媒介是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等10
余种蚤类。2.经皮肤传播
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3.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肺鼠疫病人是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一般情况下,腺鼠疫并不造成对周围的威胁。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直接接触被感染的组织或者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通过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
避免蚤的叮咬。在农村避免处理老鼠。实行“三报三不”制度,
鼠疫“三报”是指: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鼠疫“三不”是指: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回答2:

鼠疫防灾应急  应急要点
  ●家中或单位发现死老鼠,应立即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如人体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痰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立即将病人隔离。
  ●由专业人员对病人用过、接触过的物品及房间进行消毒。
  专家提示
  ●接触过鼠疫病人者应主动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立即采取统一的灭鼠、灭蚤行动。
  ●发生疫情,须服从当地政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挥。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