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级别,11个项目
男子:49er、470、激光、芬兰人、RS:X级帆板、星级
女子:470、激光镭迪尔(Laser Radial)、鹰铃、RS:X级帆板
混合:托纳多
女子单人艇--Laser Radial级
Laser Radial是Laser协会的一个级别,适用于青少年或者女子运动员开展训练与竞赛活动。除了桅杆略短和帆略小之外,其他方面同激光标准级完全一样,可以视为向激光过度的一个级别。
主要数据为:长4.23米,宽1.42米,帆面积5.76平方米,船重59公斤。
重量级单人艇--芬兰人级(Finn)
稳向板型,长4.5米、宽1.51米、帆面积10平方米、船重145公斤。
芬兰人级首次进入奥运会1952年。它是在1949年芬兰国家帆船协会为筹备即将在本国举行的奥运会而发动的一次帆船设计大赛中产生出来的船型,设计者是瑞典人Richard Sarby。要求选手的体重大一些。
男子单人艇--激光级(Laser)
稳向板型,长4.23米、宽1.42米、帆面积7.06 平方米、船重59公斤。
该船是由加拿大人布鲁斯荷比设计,60年代发展起来的项目。首次进入奥运会是1992年。目前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开展。最初是作为娱乐型船设计的,多在周未的休假中使用,后来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性的运动帆船。
470级
稳向板型,有球形帆,长4.7米、宽1.68米、帆面积12.6平方米\球形帆14平方米,船重115公斤。
首次进入奥运会是 1976年。设计者是Andro Corno。1986年的釜山奥运会首次引入女子470级的比赛。470级在世界上开展较普遍,船的操控性能很好。
女子龙骨艇-鹰铃级(Yngling)
三人操纵,龙骨型帆船,长6.35米、宽1.73米、帆面积14平方米、船重200-230公斤。
该船适合于女子或青少年开展活动。由挪威人Jan Linge于1967年设计。Yngling是youngster的意思。当时是为他自己14岁的儿子设计的一条龙骨船。该级别在北欧地区较为普及。2004年雅典奥运会被列入比赛项目。
男子龙骨艇--星级(Star)
二人操纵,龙骨型,长6.92米、宽1.73米、帆面积26.9平方米、船重662公斤。
星级是资格最老的奥运会项目。1911年美国人William Gardner设计,1932年被列入奥运会(洛山矶)比赛项目。该船的特点是有一个较小的船舱,帆较高,桅杆长。该船较大的帆面积和调整的难度需要选手具有高超的技术经验和较大的体重。
男子帆板;女子帆板-- RS:X级
主要数据为:长2.79米,宽0.93米,重13公斤,帆面积为8.5和10平方米。
多体公开艇--托纳多级
双人操纵,双体船,是直线速度最快的奥运会帆船,长6.10米、宽3.05米、帆面积21.8平方米、船重140公斤。
首次进入奥运会是1976年。设计者是英国人Rodney Marsh。驾驶双体船与单体船的要求不同。顺风行驶时操纵好坏带来的速度差异很大,在浪中航行较困难。
双人公开艇--49人级(49er)
双人操纵的新生代高速帆艇,长4.99米、船宽1.7米,含侧支架宽2.99米、帆面积59.2平方米(含球形帆)、船重125公斤。
首次进入奥运会是2000悉尼奥运会。49人级是在澳洲18英尺级帆船的基础上开发的项目。最高航速可达25节(每小时46公里)。该船具有超大的帆面积,操纵起来有较大的难度。船体两舷各有一个伸出来的侧支架,以便乘员获得更大的压舷力距。
由于船体外观漂亮,且速度快,因此获得了水上“F1”的美誉
名次计算
奥运会、世界帆船锦标赛和中国帆船锦标赛通常都采用奥林匹克梯形航线。奥运会运动员限额为400名;270条帆船参赛。每个国家每个项目只允许一条船参赛。
竞赛共进行11轮(49人级16轮),前10轮(49人级前15轮)选其中最好的9轮(49人级14轮)成绩来计算每条帆船的名次。每一轮名次的得分为:第一名得1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3分,第四名4分,以此类推。前10名的船进入决赛。每条帆船在每一轮比赛中的名次得分相加,就是该船的总成绩。总成绩得分越少者名次越前。
二、竞赛
国际帆船比赛规则规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可以自带船和帆,只要经过丈量委员会按级别规定丈量合格者,均可参加比赛。
奥林匹克梯形航线有两种绕标方式,一种是外绕,一种是内绕。外绕的竞赛航线顺序是:起航-1-2-3-2-3-终点;内绕的竞赛航线顺序是起航-1-4-1-2-3-终点。帆船比赛根据比赛时的气象水文情况确定赛场的大小。不同级别的比赛用时不同,一般在45~90分钟之间。
帆船比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集体出发的“团队比赛”,另一种为两条船之间一对一的“对抗赛”。奥运会帆船比赛都是采用“团队比赛”的方式。
起航信号发出后,赛船的船体、船员或装备的任何部分在通向第一标的航向时,触及起航线,即算“起航”。起航信号发出前,赛船的船体、装备或船员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起航线或其延长线,均为“抢航”。抢航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则规定的方式返回到起航准备区重新起航。
参赛帆船的船体、装备或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分,在按照规定的比赛航程上绕过了所有规定的标志并触及终点线时,该船即为结束比赛。
三、信号与避让
帆船比赛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展示“信号”,包括视觉信号(国际航海通用代码旗)和听觉信号(音响)两种,而且以视觉信号为主要依据。
帆船竞赛规则规定了比赛进行中各种信号和避让规则,以免碰撞和发生事故,竞赛的帆船必须共同遵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公平航行”,必须以高超的技术和最大的速度去赢得胜利,不允许试图用不正当的手段取胜。
在竞赛航行细则中还规定航程和绕标的方向,所有帆船必须按规定的一侧绕标,否则以未完成比赛处理。如果帆船在竞赛中犯规,则要按竞赛规则、航行细则等规定接受惩罚,然后继续比赛。
裁判船是在帆船比赛中用于组织和指挥的设施。所有的“信号”都是在裁判船上展示的。在起点船信号旗杆上升起某一个级别旗时,表示“出发了”该级别的预告信号,离起航还有5分钟;升起“P”旗(或者I、Z和黑旗),表示离起航还有4分钟;降下“P”旗(或者I、Z和黑旗),表示离起航还有1分钟;降下级别旗并伴随一声音响信号表示起航。
在未打开起航线之前,帆船抢先通过起航线者,为抢航,个别召回重新起航。如果有较多的帆船抢航,裁判员无法辨明抢航帆船时,则全部召回该级别所有帆船,重新起航。帆船从5分钟准备信号开始,必须遵守竞赛航线规则和航行细则。
四、注意事项
帆船比赛在海上进行,而海上情况比较复杂,帆船运动员首先要求会游泳,并能游较长的距离。此外,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去适应长时间海上风浪的颠簸。
国际帆船比赛,经常在强风中进行,风速每秒10~12米,既要保持航向和把握航速,又要避免翻船,这就需要运动员尽力去控制帆和船,保持船的平衡。同时又要以清醒的头脑去掌握周围的环境、水的流速、流向和气流变化。
在参赛船只较多的情况下,还必须熟悉竞赛规则、避免犯规。优秀运动员还必须懂得检查、整理船上的装备,尤其是调整帆具,以获得最大的升力。
比赛场地
帆船正式比赛要求在开阔的海面上进行,距海岸应有1~2公里,奥运会的帆船比赛通常采用奥林匹克梯形航线和迎、尾风航线。
起航线由起点船上的标志旗杆与其左侧船或浮标的标志旗杆之间的虚拟线构成。终点线也是虚拟线。终点船、标志旗杆与其左侧船或浮标的标志旗杆之间的虚拟连线;其宽度一般为50-60米,以便裁判员能清楚地观察每条帆船(板)通过终点的情况。
由于风向、风速、气象、水文等条件的不断变化,竞赛场地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在规定的区域(这个区域的海图位置,赛前要通告参赛者)里按照气象水文情况进行布设。场地的布设一般在距比赛起航半小时前完成。每个级别的帆船(板)同时起航。
由于水面开阔,风浪声响较大,起航和终点信号是在起点船上升起信号旗,同时发出较强的音响信号(如信号弹、锣声等)。帆船(板)航行的线路,如图所示。从起点到1标为顶风航段,帆船(板)不能顶风前进,需走“之”字形,航向由运动员掌握,判断哪种航向受风为佳,就靠运动员的经验和技术。
一、风浪板-◆是帆船与冲浪板的结合。
◆可依不同要求竞速、曲道、花式而设计不同的浪板。
◆有过浪、转向、飞跃、空翻…等动作。
二、轻舟型-◆船身构造简单,不具船舱。
◆尺寸大小不同,比赛时有一定的船型规定。
◆一般用于训练、娱乐、运动或比赛。
三、小舱型-◆船内应具睡眠、烹饪、盥洗、贮藏等空间。
◆以中程海上活动为考量设计。
四、大舱型-◆船内应具小舱型设备外,另有客厅、卫浴、贮存空间,以长时
间在海上活动为考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