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

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急~~~)
2025-02-23 01:25: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说真话,抒真情
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刘向、杨雄称赞《史记》“其文真,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王允则把“疾虚妄”作为自己的写作原则。这些都说明前人对文章真实性问题的重视。只有敢说真话,吐心声,才能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文章产生感染力和生命力。否则只能是剪彩为花,刻纸为叶,鲜艳一时,终难流传。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从说真话,抒真情开始。
一要消除思想上的顾虑。有同学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心事,尤其是自己受过的挫折或性格上的弱点,不愿意、不好意思袒露自己的心声,害怕别人耻笑。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都会犯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些谁都不可避免的,你只要大胆的把它写出来,就意味着你已经认识了它,战胜了它!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写真话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否则,写一些“假、大、空”的话,只会另人反感。
二是要选择最动情的事情来写。“感人者莫先乎情”,我们在作文时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事情去写。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写作文时如果遇到自己非常熟悉、非常关心的东西,写起来可能比较容易,否则写起来可就难了。因为熟悉的东西都渗入了自己的感情。其实,一篇好的文章,感动人的也还是那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例如《十三岁的际遇》作者从小就十分向往北大,十分熟悉“北大”,所以都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淌。把我们平时心灵受到的某种感情冲击——愤怒、悲伤、喜悦、激动、后悔等感情自然流入笔端,写成作文。像这样“情动于中而型于言”的文章,就能产生摄人心魄的感染力。
三把细节写细。一件事情感动人的其实就是那一瞬间。例如《幼时记趣》中作者也只是选择了一些生活的琐屑:戏蚊、斗蛤蟆。但由于作者观察地仔细,描绘得生动,就使文章趣味盎然。作文应尽量捕捉、挖掘这些细,它可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甚至可能是一句感人的话语;某个不起眼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把它细微之处描写下来,把它引发你的感情抒发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例文一]一件难忘的错事(邓玉红)
在我六年的学校生活中,经历过很多的事情,但有一件事至今令我难以忘怀,每当看到老师那信任的目光时,我总想起那件事情。
那时小学五年级时的一堂语文课,老师在讲评我们的作文。“这次作文,邓玉红同学写得非常出色。下面我给同学们念一下,同学们要注意听,多学习学习。”老师刚念完一小段,教室里便叽叽嚓嚓议论开了。“抄的,抄的!”“我早就看到过!”“好像在某作文选中。”同学们的目光都转向了我。听到这些话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脸上更是火辣辣的烧成一片。我不敢抬头,我想,这下可完了,这篇作文的确不是我写的,是我的虚荣心害了我。
前几次的作文我写得都不错,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可这次作文任凭我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半个字,所以干脆抄了一篇了事,谁想会这样?但老师并没有停下来,仍然声情并茂的读着。我知道老师十分信任我,她相信我能写出这样的好作文。更相信她的得意学生不会抄袭别人的作文。而我却辜负了老师的期望。
“去跟老师说吧!改正错误还是好学生。应该做个诚实的好学生。”我心中不断的想,“可如果承认,老师会怎么看我?同学们会怎么看我?还有人相信我吗?以前写的好作文也会被别人怀疑吗?哎!还是不说吧,反正老师也相信我了,这件事情很快就过去了。”
我故作镇定地抬起头,正好看到老师那充满信任的目光,教室中一片寂静,同学们都看着我。我看看老师那充满期待的目光,,我动摇了。还是承认吧,诚实才是最重要的。我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站了起来大声的说:“这篇作文是我抄的,我犯了一个大错误,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我,我一定改正错误的,请大家相信我!”在我朦胧的泪光中,看到老师带头鼓起了掌,接着耳畔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件事情使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一个人的虚荣心是不可有的,只有真诚的心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点评:小作者记录了自己一次犯错误的事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的很清楚。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方法,引人入胜,前后衔接自然。更可贵的是作者的心理描写相当细致,我思想上激烈的斗争写得十分精彩。(指导教师:高爱华)
[例文二]记忆深处的一件事(张明)
由于爸爸和妈妈忙于工作,从小我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两个老人就守着我这么一个孩子,疼爱自不必说了,然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是任性的吵闹,特别是三年级时发生的那件事,至今想起来还深感内疚。
那时开学不久的一个中午,雨下得很大,放学了,班上的同学都冒着大雨回家了,就剩下我一个人在教室里悠闲地踢毽子。我不时地朝教室外面张望,看爷爷是不是又提着一大篮子东西来给我们送午饭——这可是惯例,下雨或下血爷爷都会来给我送饭的。
时间一分分的溜走了,我玩毽子的兴致没有了,肚子也饿得“咕咕”叫起来。可爷爷还没有来,我暗暗着急了:要是爷爷忘了,我可就完了!又几分钟过去了,可还没有见到爷爷的影子,我便急急忙忙走出教室,准备回家吃饭。
“明明。等这么久,一定饿坏了吧!“爷爷终于来了,他远远地叫着我。
看到爷爷,我的眼泪像打开闸门的水,直往下流,口里嚷着:“到这时候才来我不吃了,我不吃了!”
爷爷着急了,忙收起伞,把饭给我拿出来,一边给我擦泪,一边安慰我:“是爷爷不好,是爷爷来晚了。乖,快吃吧!饿肚子可不行。”说不吃是逞强,脾气一发过,就觉得饿了。接过爷爷在那干净毛巾上擦了又擦的筷子,坐下来就吃。
爷爷高兴地看着我吃完饭,他收拾了东西,又嘱咐我说:“放学后别乱跑,我来背你。”说着爷爷又一次走进了雨中,他一步一滑的艰难地行走在泥泞的小路上。看着爷爷在雨中行走的背影,我心头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我第一次发现爷爷老了,他本来就不魁梧的身材更加瘦弱了,那无数次背过我的背竟然有些佝偻了。我开始后悔了,自己都这么大了,还这样任性不懂事。我看着爷爷远去的背影,对自己悄声说:放学我一定自己回家。
好几年已经过去了,但爷爷的背影却始终印在了我的心里,它时刻提醒我要爱爷爷、爱别人。
点评:本文构思在“难忘”二字上。作者不满足在简单、肤浅的叙事上,而是以审视的目光,力求表现出一个“深”字:爷爷是凡人,送饭是小事,但爷爷对自己的爱是深的,留在作者心底的感触是深的,它对我的影响更是深刻的。另外作者的观察是细致的,特别是对爷爷的描写有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一举一动中写出了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