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热 [juérè],就是隔绝、阻止热量的传递、散失、对流,使得某个密闭区域内温度或者热量不受外界影响或者外界不能够影响而保持内部自身稳定或者独立发生变化的过程和作用。绝热的作用包括保温和保冷两个方面。绝热常与物质、过程、作用等词构成具有绝热作用特点的合成词。 绝热过程(adiabatic process)是指任一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在和周围环境之间没有热量交换或者没有质量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状态的变化。大气层中的许多重要现象都和绝热变化有关。例如,在大气层的下层通常存在着温度随高度而递减,主要就是由于空气绝热混合的结果。导致水蒸汽凝结、云和雨形成的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的结果;晴朗的、干燥的天气通常是与空气下沉引起的增温变干作用有关。上升空气的降温作用和下沉空气的增温作用主要是由于空气的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的结果。如果一个受到增温作用或降温作用的系统通过辐射和传导与周围发生热量交换,那么就称之为非绝热过程(diabaticprocess)。 大气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块的状态变化通常接近于绝热过程。气块上升,外界气压逐渐降低,气块体积膨胀作功消耗内能而降温,叫“绝热冷却”;气块下沉,外界气压逐渐加大,气块体积因外力作功被压缩,使其内能增加而升温,叫“绝热增温”。 在热力学中,热力学系统始终不与外界交换热量 ,即Q =0 的过程。理想气体准静态绝热过程的方程为pVr=常量,其中p 、V 是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γ=cP/cV是定压热容与定体热容之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功等于内能的减少量。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可逆的绝热过程中,系统的熵不变。用良好绝热材料隔绝的系统中进行的过程,或由于过程进行得太快,来不及与外界有显著热量交换的过程,都可近似地看作绝热过程。例如内燃机、蒸汽机汽缸中工作物质的膨胀过程 ,压汽机汽缸中的压缩过程,汽轮机喷管中的膨胀过程,以及气象学中空气团的升降过程,还有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等,都可当作绝热过程处理。 在和周围环境之间没有热量交换或者没有质量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状态的变化。大气层中的许多重要现象都和绝热变化有关。例如,在大气层的下层通常存在着温度随高度而递减,主要就是由于空气绝热混合的结果。导致水蒸汽凝结、云和雨形成的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的结果;晴朗的、干燥的天气通常是与空气下沉引起的增温变干作用有关。上升空气的降温作用和下沉空气的增温作用主要是由于空气的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的结果。如果一个受到增温作用或降温作用的系统通过辐射和传导与周围发生热量交换,那么就称之为非绝热过程(diabaticprocess)。 绝热过程是一个绝热体系的变化过程,绝热体系为和外界没有热量和粒子交换,但有其他形式的能量交换的体系,属于封闭体系的一种。绝热过程有绝热压缩和绝热膨胀两种。常见的一个绝热过程的例子是绝热火焰温度,该温度是指在假定火焰燃烧时没有传递热量给外界的情况下所可能达到的温度。现实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符合定义的绝热过程,绝热过程只是一种近似,所以有时也称为绝热近似。 绝热过程分为可逆过程(熵增为零)和不可逆过程(熵增不为零)两种。可逆的绝热过程是等熵过程。等熵过程的对立面是等温过程,在等温过程中,最大限度的热量被转移到了外界,使得系统温度恒定如常。由于在热力学中,温度与熵是一组共轭变量,等温过程和等熵过程也可以视为“共轭”的一对过程。 如果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变化快到足以忽略与外界的热交换的话,这一变化过程就可以视为绝热过程,又称“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的熵增可以忽略,所以视作可逆过程,严格说来,在热力学中,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没有严格区分,在某些文献中被作为同义词使用。 同样的,如果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变化慢到足以靠与外界的热交换来保持恒温的话,该过程则可以视为等温过程。
绝热 [juérè],就是隔绝、阻止热量的传递、散失、对流,使得某个密闭区域内温度或者热量不受外界影响或者外界不能够影响而保持内部自身稳定或者独立发生变化的过程和作用。
举例:热水瓶是绝热的。保温杯是绝热的。
绝热过程:
指任一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在和周围环境之间没有热量交换或者没有质量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状态的变化。大气层中的许多重要现象都和绝热变化有关。例如,在大气层的下层通常存在着温度随高度而递减,主要就是由于空气绝热混合的结果。导致水蒸汽凝结、云和雨形成的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的结果;晴朗的、干燥的天气通常是与空气下沉引起的增温变干作用有关。上升空气的降温作用和下沉空气的增温作用主要是由于空气的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的结果。
(1)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是以岩石、工业废渣和石灰石等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用离心力、高温载能气体喷吹而成的棉及其制品。产品按结构形式分为棉、板、带、毡、缝毡、贴面毡和管壳。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31。 (2)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 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有玻璃棉、玻璃棉板、玻璃棉带、玻璃棉毯、玻璃棉毡和玻璃棉管壳。产品按采用玻璃棉的纤维平均直径分为三种,玻璃棉技术性能见表21-14,玻璃棉制品技术性能见表21-15。 (3)超细玻璃棉及其制品 超细玻璃棉及其制品,是以熔融后的玻璃用火焰喷吹或离心喷吹等方法制成纤维平均直径在3~3.9玻璃纤维毡。使用温度为400℃以下,作保温和吸声用,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①纤维平均直径4μm以下。 ②含湿率不大于1% ③粘结剂含量不大于1%,对易燃、易爆工程粘结剂含量。 ④渣球含量直径大于0.5mm,含量不应超过0.5%。 ⑤纵向断裂载荷不小于表21-16规定 (4)泡沫石棉 泡沫石棉是以保温石棉为主要原料,经化学开棉、发泡、成型、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泡沫状制品。其使用温度在500℃以内。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及外观质量见表21-19。 (5)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毡 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毡,适用于工作温度不大于1000℃的中性或氧化性气氛的工业炉内衬及高温管道保温。牌号 (6)硅酸钙绝热制品 硅酸钙绝热制品有平板、弧形板、管壳、最高使用温度为923k(650℃)。产品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22。 (7)膨胀蛭石制品 膨胀蛭石制品,常用的膨胀蛭石制品是以膨胀蛭石为料,以水泥为粘结剂制成的水泥膨胀蛭石制品。使用温度范围为-40~800℃。制品有板、砖、管壳等,其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23。 (8)膨胀珍珠岩绝热制品 膨胀珍珠岩绝热制品是以膨胀珍珠岩为主要成分,掺加不同种类粘接剂而制成的板、管壳等绝热制品。 其使用温度范围为-50~900℃。其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24。 (9)硅藻土隔热制品 硅藻土隔热制品有普型、异型和特性。主要用作隔热层,其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25 (10)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以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平板或异性板状RC/PUR,也可用于箔、金属膜或片、涂料、纸或其他材料层压或贴面的RC/PUR。但不适用于管道和容器的隔热保温及吸收冲击声的消音材料。 类型1产品适用于承受轻负载,如建筑物屋顶、地板下隔层及类似的用途;类型2适用于承受重负载,如衬填材料,冷冻室地板等。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26。 (11)工业设备、管道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工业设备、管道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有板、管壳,适用于-104~5℃的设备、管道保冷,最高安全使用温度为100℃。产品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27。 (12)隔热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隔热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以含低沸点液体发泡剂的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闭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也可用大块料切割而成其他形状制品。 隔热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按用途分为三类:1类是应用时不承受负荷,如作为屋顶、墙壁及其他隔热;2类是承受有限负荷,如地板隔热等;3类是承受较大负荷,如停车平台隔热等。 隔热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分为普通型PT(白色,无阻燃性要求)和阻燃型ZR(混有颜色的颗粒,有阻燃性要求),制品的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28。 (13)泡沫玻璃绝热制品 泡沫玻璃绝热制品是低容重闭孔泡沫玻璃,用平板玻璃为主要原料,通过粉碎掺碳、烧结发泡和退火冷却加工处理后值得的、具有均匀的独立密闭气缝结构的新型无机隔热材料,能在超低温到高温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多用作超低温保冷材料。泡沫玻璃制品有平板、管壳、异型等,按密度分为150号和180号两种,其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29。 (14)保冷用低温粘接剂 保冷用低温粘接剂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30。 (15)保冷用耐磨、密封剂 保冷用耐磨、密封剂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1-31。 (16)保冷防潮层用阻燃性玛蹄脂
绝热就是隔绝、阻止热量的传递、散失、对流,使得区域内温度或者热量不受外界影响或者外界不能够影响而保持内部自身稳定或者独立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