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是怎样用对比论证来说理的

2025-04-27 00:10:4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理:
1. 固本与伐根的对比:在第一段中,魏徵指出,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本,而不是去砍伐那些有问题的树木。同样地,要想让国家安定繁荣,领导者必须以“十思”为准则,认真履行职责,而不是采取不恰当的手段解决问题。
2. 浚源与塞源的对比:在第二段中,魏徵指出,领导者应该开拓思路、广开言路,听取并采纳各方面的建议。相反,如果堵塞言路、缺乏沟通,就如同堵塞水源一样,会导致信息的阻塞和决策的失误。
3. 积其德义与德不厚的对比:在第三段中,魏徵强调,领导者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积累仁德。只有具备深厚的道德修养和仁德之心,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相反,如果领导者没有积累足够的德义,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导致国家的衰败。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对比论证,魏徵成功地让唐太宗认识到“十思”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对比论证的手法使文章论述简捷扼要,而事理昭然,是非、得失、厉害的关系一目了然。

回答2:

本文的对比论证,主要表现在
固本—伐根,浚源—塞源,积其德义—德不厚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取之易—守之难 竭诚待下—纵情傲物,吴越为一体—骨肉为行路 貌恭—不心服,载舟—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