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了,什么人易感,又该怎么预防?(本文分享流感的安全知识)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信息,目前我国南、北方省份的流感活动均处于流行季节水平,且仍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目前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为B型。
暴发场所均为学校
晨午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
疾控专家解释,B型流感病毒容易引起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
学校防控流感:最重要的措施是落实每日的健康检查制度,在晨检午检中进行体温测量,发现老师和学生发热,应让其戴口罩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
要落实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记追踪制度,当学校出现流感聚集性疫情时,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和疾控中心,及时科学处置。
疾控专家还提醒,学校应搞好环境卫生,包括:a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b保持厕所卫生,配备洗手液;c定期清理垃圾。
建议高危人群接种疫苗
由于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所以要提高防病和自我保健意识。
疾控专家建议:
要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加强锻炼;
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和通风。
鼓励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及早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流感疫苗,减少重症的发生。
如果家庭成员出现流感症状,应佩戴口罩,防止传给其他家庭成员,同时尽量居家休息,避免去人多拥挤、空气混浊的场所;若症状持续发展则要及时就医。
什么人易感流感?
A老人、小儿体质薄弱、正气素虚的人群;
B平素患有慢性疾病特别是肺系疾病,免疫力低下者;
C体质素健,若因生活起居不慎,如疲劳、饥饿而机体功能状态下降,或因汗出衣裹冷湿,或餐凉露宿,冒风淋雨,或不注意气候变化时未及时加减衣服等,正气失调,腠理不密,邪气得以乘虚而入的人群。
冬季流感特点
在中医学上,冬天的风对人体来说,具有邪性,这时候的风很硬,很尖利,夹带有冬天的阴寒。况且,风具有轻扬、善行、易变、无孔不入的特点,它们像无形的刀剑,很容易伤人,所以防护不当,风邪入侵,就会致病。
除了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a目前都市生活节奏偏快,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常常导致人们休息不足,由此引起人体卫外功能下降,易于感受外邪。b同时饮食方面偏于辛辣,嗜食肥甘厚味,多有胃肠道积滞,从而打乱了内在平衡,故造体多有内热,一旦感受外邪,则易出现内热外寒症。
其发病特点是突然发病,表现为恶寒、发热,部分患者可有高热、头痛、周身关节肌肉酸痛、咽部干痛、咳嗽少痰、舌红苔黄、脉浮数。这是因为内热蕴于肺胃,外寒束表,使全身酸楚疼痛,热势亦高。因此必须内外兼顾,表里同治。
预防流感5妙招
1.生活起居预防
冬三月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在日出后晨练为宜。
注意保暖防寒,适时增减衣物,冬季人体特别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头、颈部、背部和脚,要穿保暖性好的衣服,做到暖背浴足,提高人体的防御能力。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
调畅情志,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应多晒太阳,多听音乐,保持乐观情绪。
2.饮食预防
滋补膳食:冬季是人体精气收藏的季节,服用滋补膳食,能在体内充分、持久的发挥滋补作用,有助于来年体内阳气的发生。冬季既要补阴,又要补阳,一般选用滋阴补肾,填精补髓和温肾补阳并重,但需切记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
补充水分:冬季气候干燥,注意补充水分,适当食用水果和蔬菜。
素体阳虚畏寒者可用葱姜汤,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3.药物预防
风寒型流感
风热型流感
(遵循医嘱)
4.中医保健预防
推拿按摩
两只手掌对搓,待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10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刮痧
准备物品:牛角刮痧板、清凉油或香油、棉签、小毛巾
具体方法:患者坐位俯伏于椅背上,背风,暴露肩背部皮肤或仰卧位。室内要温度适宜,注意保暖。
用刮痧板醮清凉油或香油少许,从脊柱两旁即脊柱旁开1.5寸处从上向下刮,手法由轻渐重,干则再醮,再刮,刮至皮肤变紫或出现斑块为度。
泡脚
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预防感冒的目的。
注意:
a每晚用较热的水泡脚15分钟,b水中可以滴入一些醋。
泡脚时c水量要没过脚面,才可以有效驱除体内的寒气,预防感冒,同时d配合按摩涌泉穴,可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
5.你,做到了吗!
觉得有用,分享给身边的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