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利用目标油田S油田开发前后的三套地震数据利用时移地震属性预测时移前后流体分布特征的 可行性以及利用时移地震属性分析油藏动态变化的可行性。
目标油田时移前后的三套地震数据分别是:纯波地震数据、高频恢复地震数据、匹配地震数据。三 套数据各有特点,纯波数据分辨率低,但是原始的纯波地震数据,未经过任何的修饰,与原始的测井数 据之间应有很好的一致性;高频恢复数据它比纯波数据有更宽的频带,但同时也放大了更多的噪声,它 与测井数据之间的匹配性要相对差一些;匹配数据是原始数据经过了很好的改造获得,其数据与测井数 据之间的一致性应该是最差的,但其数据可以用来进行时移差异分析,但不能用来储层预测。
下面以三套数据预测S油田的Ⅰ油组上储层含油饱和度为例来进行分析。从图3.42,图3.43,图3.44 中可以看出,利用纯波数据预测的含油饱和度分布图与井参数拟合的含油饱和度分布图低频趋势吻合效 果最好,其次是高频恢复数据,最后是匹配数据,而且三种预测的误差检验分别是:纯波数据检验样本 的符合率达到89%;高频恢复数据检验样本的符合率达到78%;匹配数据检验样本的符合率达到54%; 训练样本的预测误差检验表明了利用纯波数据进行储层预测效果较好。这一切说明了进行储层预测时,利用原始的纯波数据进行预测效果较好,而其他数据用来预测效果要差一些。
在进行差异分析时必须利用匹配后的地震数据,因为匹配数据经过了振幅均衡、时差校正、频率校正、相位匹配、基于标志层匹配等一些匹配处理技术获得,经过这样的处理后的时移前后的地震数据才具有 可比较性。图3.45是匹配滤波后的数据,从匹配滤波后的时移差异(图3.45(c))中可以看出,匹配处 理后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储层段及其下部,而储层段上面没有什么差异,而图3.46是纯波数据,其时移差 异(图3.46(c))中整个剖面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差异很强,因此,在纯波数据体上没有办法进行 时移差异解释,而只能在匹配后的数据体上进行。
图3.42 纯波数据得到的Ⅰ油组上含油饱和度及误差检验图
图3.43 高频恢复数据得到的Ⅰ油组上含油饱和度及误差检验图
图3.44 匹配数据得到的Ⅰ油组上含油饱和度及误差检验图
图3.45 匹配数据时移前后的地震剖面及其差剖面
图3.46 纯波数据时移前后的剖面及其差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