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造成本应充电形成的物质进一步消耗,甚至会造成蓄电池被彻底破坏,无法继续使用。
蓄电池是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基板栅(又称格子体)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基板栅作正极,并用密度1.26--1.33g/mlg/ml的稀硫酸作电解质。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
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单质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铅蓄电池能反复充电、放电,它的单体电压是2V。
电池是由一个或多个单体构成的电池组,简称蓄电池,最常见的是6V,其它还有2V、4V、8V、24V蓄电池。如汽车上用的蓄电池(俗称电瓶)是6个铅蓄电池串联成12V的电池组。
工作原理:
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
扩展资料:
正确充电方法
将电池阳极连接到电源阳极,将电池阴极连接到电源阳极。然后将初始充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初始充电电流对电解液进行充电,直到气泡释放,此时单网电压上升到2.3~2.4V。然后将电流减小到初始充电电流的1/2,继续充电,直到电解液发出剧烈的气泡,电压连续稳定3h。总充电时间约45~65h。
在充电过程中,应始终以断流、停止充电或冷却的方式测量电解液温度,温度控制在35~40℃。初次充电后,如未规定电解质比重,应使用蒸馏水或比重为1.4的电解质进行调整。调整后充电2h,直至比重满足要求。
注:电池一般更换2-3年。正确的电池维护方法可以保持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让您的电池“满电”。不仅让你省去了很多麻烦,还让你省下了不断购买汽车电池的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蓄电池
蓄电池养护手册(基本知识)
蓄电池养护手册(基本知识)
电池:将不同的金属导体侵入电解液中,只要它们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变化,它们与电解液之间就形成电位差(亦称电极电位)。这两个金属之间便有电压存在,如用导线接成通电回路,便有电流流通。这种把物质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设备,称为电池。两个金属导体称为电极,电位高的称为正极,电位低的称为负极,,在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的。随着两极物质与电解液不断的作用,两端电压不断下降,当电压降为 0时,电流就没有了。这种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现象叫电池的放电。当电池放电后与直流电源接通,使电源的电流方向和电池放电电流的方向相反通过电池(即充电),又使电池在放电时变化的物质还原,重新将电能储存起来,以供再用。这种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现象叫电池的充电。
活性物质:两极参与化学反映的物质叫活性物质。如铅酸蓄电池中的铅、二氧化铅等。
电池电动势:电池电动势是指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两极间的电位差,其大小与电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和电解液浓度有关。
先了解一些可能引发导致的后果,如果给汽车电瓶充电时反接,有可能造成:
1、线路发热,充电机烧毁。
2、有可能造成电瓶内部短路与断格,充电时产生强火花现象。
3、有可能使电池迅速沸腾或爆炸的危险。
4、降低电池的寿命,或使电池报废。
原理及处置:
汽车常见型蓄电池内除有一定酸液外,还有正负极板,酸液的组成基本都知道,正负极板材料较特别,除了一些基本的活性物质组成外,负极板当中还添加有碳黑、硫酸钡、松香类、腐殖酸等特殊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有效防止负极的氧化、收缩、融化,有效保护负极板的功用。
一般情况下负板板较正极板薄,且单格负极板数量比正极板多一片,若因疏忽而对电瓶进行充电时,有可能造成电瓶极性变反、负极极化为 粗 晶粒 PBSO4 ,造成电瓶不能正常工作、电瓶处不“充不满”状态或“报废”的可能,个别老旧电池还可能引发更严重后果如:炸裂、火灾等现象,同时充电机也会不同程度的受损。
当出现上述类似现象时,个人如果在没有专业的知识情况下,或没有专用的检测设备、工具条件下,勿自己动手,建议直接送专业的电瓶维护中心进行处置,避免因不满足上述条件时操作带来的不必要损伤、误伤、损失等严重后果。
正负极接反了进行充电,可以造成电瓶反极,修复方法就是将反极的电瓶电量放空了,然后再按照原来的正负极进行高阻修复,提高电压到10V以上,然后进行充电,充满了就可以了。
朋友,蓄电池充电的正负极接错了,哪么蓄电池就报废了,电极板已经严重变形了。建议你更换一块。祝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