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的色斑研究

2025-03-31 01:25:1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本项目利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和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对湖南01-5和02-4-2钻石样品表面的色斑进行了测试(图5.5,图版Ⅳ.3)。

图5.5 用于色斑研究的湖南钻石样品

Figure 5.5 Hunan diamond samples for color spot study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测试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测试完成,采用英国Renishaw公司生产的RM-1000型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波数范围6000cm-1~1000cm-1

在样品01-5的无色斑处选择一点作为基底,测试结果显示1331cm-1的强本征峰及3759cm-1微弱的伴生峰,在褐斑处选择一点,测试结果显示1330cm-1的本征峰,并有4770cm-1、4373cm-1、3781cm-1、2070cm-1等较强的伴生峰(图5.6)。

在样品02-4-2的无色斑处选择一点作为基底,测试结果显示1330cm-1的强本征峰及3770cm-1微弱的伴生峰;在褐斑处选择一点,测试结果显示1328cm-1本征峰,并有4759cm-1、4368cm-1、3781cm-1等伴生峰(图5.7)。

图5.6 样品01-5的显微激光拉曼光谱

(左:基底;右:褐斑)

Figure 5.6 Micro Laser Raman Spectra of Sample 01-5

(left: normal diamond; right: brown spot)

图5.7 样品02-4-2的显微激光拉曼光谱

(左:基底;右:褐斑)

Figure 5.7 Micro Laser Raman Spectra of Sample 02-4-2

(left: normal diamond; right: brown spot)

两颗样品的褐斑峰和基底峰均差别较大。从基底到褐斑,本征峰由高波数1331cm-1(1330cm-1)向低波数1330cm-1(1328cm-1)方向漂移,峰形变缓,且伴生峰明显减少减弱,表明褐斑处的钻石结构特征发生了某些变化。Braunstein和GuoLiang等认为(转引自杨明星等,2002),褐斑中心出现了非晶质化现象,加热后有石墨化现象发生(但本次选取的样品并未发现明显的石墨吸收峰变化)。Prins(1992)认为该现象是由大量空位的形成所致。国内学者认同褐斑是辐照引起的,但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谈逸梅等,1983;马文运,1989;杨明星等,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