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吃桃子?

2025-02-24 22:13:1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端午节还要吃桃子,这是因为端午之后,各类蛇虫都开始出来活动,所以在这一天吃桃子,可以辟邪,还可以保佑一年有个平安健康的身体,不受蛇虫的困扰。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等等。但是除了这些习俗之外,其实端午节还有很多特别的民俗存在。

扩展资料:

端午节其他习俗:

一、吃五黄

在江南一带,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之外,还会有吃五黄、五白的习俗。所谓五黄就是指黄鱼、黄鳝、黄瓜、咸鸭蛋和雄黄酒,而五白就是指白蒜头、白切鸡、白切肉、豆腐和茭白。端午节喝雄黄酒相信不少人都不陌生,传闻端午节是凶月,所以鬼怪多,喝雄黄酒能够驱魔辟邪。不过现在常多以黄酒来代替雄黄酒。

二、挂艾草

古代端午节人们常常会在自家门口悬挂艾草、菖蒲以祈求健康平安。因为端午节被认为是恶月中的恶日,所以古人认为这一天人们特别容易受到邪神入侵而生病。于是古代人们不仅悬挂艾草、菖蒲,还会将其做成食品。

三、戴艾虎

艾虎其实就是用艾叶子编成的老虎。“内家衫子新番出,浅色新裁艾虎纱”这句词形容的就是人们在端午节佩戴有艾虎形状的衣物。除此之外,古代百姓还会戴上五彩绳,俗称长命缕。小孩子们则要穿上五毒背心,所谓五毒就是指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人们认为这五毒虫能起到辟邪消灾的作用。

四、射粉团、斗草

端午节的娱乐活动除了赛龙舟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例如射粉团、斗草。射粉团就是将小粉团提前放在盘子里,人们只有射中了才能吃到粉团。而斗草则是比赛谁认识的药草多。因为端午节前后季节多变,人们比较容易生病,所以这时候药草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于是在端午节也就诞生了斗草的习俗。

回答2:

不知道,有可能是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我们这边端午节要吃粽子、咸鸭蛋、李子、艾馍馍、喝雄黄酒,门口还要挂艾叶,小孩额头上要点雄黄。

回答3: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回答4:

因为桃子君赶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