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有没有物流专业大神
2025-04-28 15:55:3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交通运输业发展前景分析 发展多式联运是大势所趋

一场影响我国货运结构模式的战役正在悄然打响,传统公路运输和物流企业正在面临着历史性变革,国家政策之手频现,助力我国运输结构进一步调整。

2018年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以及唐山港、黄骅港的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是全世界运输最繁忙的国家。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全社会完成货运总量472亿吨,货运周转量19.3万亿吨公里。实现全国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11亿吨(增长30%)、水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5亿吨(增长7.5%)、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4.4亿吨。

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从交通运输的现况来看,公路货运量在全社会货运中占比过高,铁路和水运输成本低、低能耗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了解,如果采用多式联运方式的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提高1%,社会总物流费用就会降低0.9%,节约成本支出可达1000亿元,具有可观的商业利益和社会价值,也符合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社会的要求。

发展多式联运是大势所趋

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发展多种模式运输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交通强国建设的要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运输结构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将对提高我国综合运输效率、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多式联运是高效的货物运输组织方式,对充分利用运输资源,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提高一体化运输服务水平,降低运输交易成本和社会物流成本,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提升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与产业竞争力等均有显著作用。而随着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加快构建公、铁、空、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

政策助推多式联运体系正在形成

公铁、公水联运比单一公路运输可提高运输效率30%左右,减少货损货差10%左右,可降低运输成本20%左右,减少高速公路拥堵50%以上,促进节能减排1/3以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多式联运体系在逐步形成,尤其是国家政策的助推下,地方政府也在持续不断加大对公路、铁路及港口的投资力度。

综合运输体系结构不合理就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社会乱象的发生,有必要根据货物的属性结合当地的运输环境,充分发挥货物运输多样化以及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对于货物适合陆运还是水运,或者铁路、航空等,要科学合理地分配。

建立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多种运输方式合理调配

我国多式联运在物流业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是物流业发展的头号工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在公铁联运、铁水联运(海铁联运)、国际铁路联运、新兴的国家物流通道建设、多式联运枢纽型物流园、多式联运技术装备创新、多式联运信息化等方面已初具规模,多式联运正在向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创新与合作领域推进。

目前我国多式联运基础还较弱。目前我国多模式联运运量规模仅占全社会货运量的2.9%,远低于欧美国的发展水平,海运和铁路集装箱联运比例为2.5%左右,不足欧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货物中转转运所耗费的成本约占全程物流成本的30%。

加快推进多式联运运输模式,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利用经济、市场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加强“公、铁、水、航”等不同运输方式统筹规划建设和一体化组织,推动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合理的比价关系,充分调动广大物流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更愿意走铁路和水运,更多地走铁路和水运。

回答2:

曹操、张绣第一次战斗曹操损失爱子曹昂与爱将典韦,第二次战斗取胜易京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