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草莓育苗最怕暴发草莓炭疽病。苗田一旦大面积暴发炭疽病就意味着一年的育苗工作毁于一旦。市场上宣称治疗草莓炭疽病的药物有几十种之多,农民朋友到底该选用什么样的药物防治草莓炭疽病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农民每年育苗期间的炭疽病往往都是防不胜防,除去管理因素,草莓炭疽病因药剂不合理使用造成防控效果千差万别。

目前已登记炭疽病的药剂(单剂)
保护性杀菌剂:二氰蒽醌、百菌清、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克菌丹、福美双、福美锌、氟啶胺、络氨铜、氢氧化铜、松脂酸铜、波尔多液
内吸性杀菌剂:戊唑醇、烯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氟环唑、腈菌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三氯异氰尿酸、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抑霉唑、咪鲜胺、咪鲜胺锰盐、溴菌腈、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嘧菌酯、肟菌脂

目前登记防治炭疽病的杀菌剂成分要几十种之多,其中保护性杀菌剂有13种,内吸性的杀菌剂有18种。很多莓农朋友防治炭疽病时只注重内吸治疗性的药剂,轻视保护性药剂的使用。

保护性杀菌剂喷施后可以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保护性杀菌剂杀菌谱广,兼治性强,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是指病菌侵入作物后或作物发病后,施用的杀菌剂能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病菌直接产生作用或影响植物代谢,杀灭或抑制病菌的致病过程,清除病害或减轻病害。这类杀菌剂杀菌专性强,治疗效果好,但易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一般在防治草莓炭疽病用药时应2-3种农药混配使用,混配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抗性和相互增效,但农药复配是一门科学,不是随意选几种药剂混用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的,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
杀菌剂之间的混配会有三种不同的结果,分别是拮抗效果(1+1<2),相加效果(1+1=2),增效作用(1+1>2),作为草莓种植者很难去掌握这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但可以遵循两条基本的原则,①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进行混配②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进行混配。
02喷药效率低
草莓炭疽病前期主要是在匍匐茎上发生,草莓匍匐茎细长,上面有附着细细的绒毛,使得匍匐茎很难均匀的附着药剂,即使喷再多的药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影响防治效果。
①每次喷药都应加入喷雾助剂,可以减少药液的表面张力,达到更好的润湿性,使药液更均匀的附着于匍匐茎和叶片,起到更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如:有植物油类助剂、表面活性剂(吐温80,Triton X-100)、中性洗涤剂等。
②喷药过程中应注意的是选用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省药的同时也提高防治效果。

03药剂质量良莠不齐
很多不法企业瞅准莓农朋友们对草莓炭疽病防治难的头疼心理,在包装上进行虚假和误导宣传,如对炭疽病”特效”,还有随意编造有效成分的。建议莓农朋友们在购买农药的时候首先应查询农药登记证与药剂的有效成分,还有与生产企业是否相符。
这个状况,可以喷洒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除菌剂。它是由约500克的硫酸铜、500克的熟石灰和50千克的水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浊液。配料比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一般呈碱性,有良好的粘附性能,但久放物理性状破坏,宜现配现用或制成失水波尔多粉,使用时再兑水混合。
该液为保护性除菌剂,通过释放可溶性铜离子而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在酸性条件下,铜离子大量释出时也能凝固病原菌的细胞原生质而起除菌作用。在相对湿度较高、叶面有露水或水膜的情况下,药效较好,但对耐铜力差的植物易产生药害。持效期长,广泛用于防治蔬菜、果树、棉、麻等的多种病害,对霜霉病和炭某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叶部病害效果尤佳。
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除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该制剂具有除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除菌剂。
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除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其粘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而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少量铜离子,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铜离子还能破坏其细胞中某种酶,因而使细菌体中代谢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即能使细菌死掉。
防治对象
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炭某病、轮纹病,可于苹果落花后开始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至240倍液,半月喷一次,并和其他除菌剂交替使用,共喷3至4次。防治苹果烂果病(轮纹病、炭某病),可在往年出现病果前10至15天喷石灰倍量式或多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每15至2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采果前25天停用。防治苹果霉心病,应在苹果显蕾期开始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防治苹果、梨锈病,可在苹果园周围的桧柏上,喷洒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160倍液。防治葡萄黑某病、炭某病、霜霉病,可喷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160倍液,每12至15天喷1次,共喷2至4次。进入雨季之后,使用波尔多液防治葡萄病害效果好。
草莓炭疽病,建议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者己唑醇或者咪鲜胺或者咪鲜胺锰盐(注意丙环唑,咪鲜胺,咪鲜胺锰盐用量多了抑制生长)或者溴菌腈或者啶氧菌酯(国产的登记证有了)或者二氰蒽醌或者吡唑醚菌酯等等。 (苯醚甲环唑可以预防,治疗效果一般)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大家都知道炭疽病的为害,在6、7、8这三个月,各地会进入一个高温多雨的季节,也是炭疽病高发的季节,一定要做好科学的用药策略,以便使药效达到最大。下面一起来看看草莓炭疽病具体的用药方法。
一、什么时间用药?
感病品种需在雨前用药预防防,雨后继续用药,尤其是大的风雨过后,一般均应用药防治。有一定抗病力的品种,也要经常检查草莓匍匐茎、托叶等易感病部位,发现初始病斑随即用药防治。
二、哪些药的效果好?
草莓炭疽病的预防保护用药,效果好活性强的有这些:代森联,代森锌,丙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他们都属于有机硫类保护剂,最好就是发病前使用,保护性杀菌剂杀菌谱广,兼治性强,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在后期与治疗剂混用起到增效和延长持效期的作用。
这些保护性杀菌剂喷施后可以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但只有打药的地方,才能够预防病菌的入侵,没有喷到药的地方则没有保护效果,因此在打药时要多打水、喷匀喷透。这其中,代森联安全性好,持效期较长,另外代森锌,丙森锌也比较安全;代森锰锌活性更高,持效期更长,为安全大家尽量选择大厂家的产品。
这里值得一提是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的是咪鲜胺:虽然它属于咪唑类杀菌剂,没有内吸性,但对草莓炭疽病效果很好。据测定几种对草莓炭疽病抑制效果最好是咪鲜胺。其次是福美锌最后是代森联。
草莓炭疽病的治疗用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二氰蒽醌等这些都是广谱性药剂,对草莓炭疽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这其中效果最好的吡唑醚菌酯,该药既具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同时还能增强草莓植株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这是大多数药物不具备的一个特点。(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能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病菌直接产生作用这类杀菌剂杀菌专性强,治疗效果好)。在病害发生期每7天用一次药,连续进行防治。为防产生抗药性,以上预防和治疗药剂,可轮换使用。
打农药的种类要交替使用。药物中一定要有内吸型、治疗型和保护型的药物,效果最佳。最好是两到三个配方交替施用。如:配方一、硅唑咪鲜胺+代森锰锌+增效助剂;配方二:溴菌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增效助剂;配方三咪鲜胺+戊唑醇+增效助剂。
打药时要打匀打透,飘打无用,地面、匍匐茎、叶面、叶背打透,关键一点药剂必须到达主茎接触的*壤周围,药液一定淋到根部,地表要打湿。
另外,还需要知道这种病害情人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要提前预防。一般在7~9月份的高温高湿的季节产生分生孢子,借大风进行传播,大风通常会造成草莓茎叶摇摆,互相摩擦枝叶皱折后发生断裂形成伤口,这时遇上大量的病菌孢子直接就从伤口进入植株从而染上炭疽病。大雨也是另外一个传播方式,大雨导致雨水流满整个苗地,病菌会随着水流进行传播,同时也通过雨水飞溅进行侵染,因此我们特别强调“雨前预防,雨后治疗”就是这个原因。生产上发现连作地发病重,老残叶多、植株徒长、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苗地特别容易发病。
因此雨停就要立即打药,不能等,这点很重要,因为病菌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侵染,在这样的高发季有时我们要连夜进行用药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