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上出现一些失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南斯拉夫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先是一些日用品和食品短缺,物价上涨,然后是通货膨胀,失业人口增长,群众生活水平下降等等。整个八十年代,南斯拉夫经济发展呈停滞状态,经济增长率几乎等于零,通货膨胀日益严重,1989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256%。最终导致南斯拉夫民族矛盾激化、并进而发展成为内战。
2、西方早就视社会主义国家的南斯拉夫为眼中钉。在七十年代,欧盟愿意立即接纳南斯拉夫为其成员国,只要南斯拉夫放弃共产党一党执政即可,目的是改变其一党执政状况为多党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米洛舍维奇没有接受西方国家的以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独立为目的的经济援助。为了彻底解决南共政权,西方阵营采取了外部经济制裁和内部分化瓦解的策略:先是对南斯拉夫的经济制裁和禁运,又支持黑山共和国与塞尔维亚独立。最终南斯拉夫被迫接受的多党制制度,彻底走向了分裂。
1.各地方贫富差异大,造成地方不满
2.地方政府权利过大
3.民兵组织的建立使地方拥有独立的军事条件
4.铁托死后成立主席团,给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机会
5.缺乏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人虽然多,但尚未达到主体民族的程度。
6.缺乏民族认同感,南斯拉夫王国时期,王国以南斯拉夫的名义实行大塞尔维亚,破坏了南斯拉夫民族认同感
7.外国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