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欧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城市,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洛利斯·马拉古(LorisMalaguzzi)和当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并发展了该地的学前教育。数十年的艰苦创业,使意大利在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之后,又形成了一套“独特与革新的哲学和课程假设,学校组织方法以及坏境设计的原则”。人们称这个综合体为“瑞吉欧·艾米里亚教育取向”。 瑞吉欧的教育取向有三个方面的传统影响:①欧美主流的进步主义教育;②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等心理学家的建构心理学;③意大利学前教育传统及战后左派改革政治。在这三者交互影响下,瑞吉欧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在《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马拉古齐的一首诗《其实有一百》充分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还有一百种……/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种……”。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视儿童为一个自己能认识、思考、发现、发明、幻想和表达世界的栩栩如生的孩子;一个是自我成长中主角的孩子;一个富有巨大潜能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成人应如何应对?最重要的是要承认“其实有一百”;其次,要以孩子的思维、儿童的立场来看待一切;另外,千万不要压制孩子,应让孩子充分表现其潜能。瑞吉欧的教育成就应该归功于这种“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他们还提出:当前的背景是幼儿的数量越来越少,几乎没有兄弟姐妹,又生活在充满新的需求、新的社会环境之中,过早地被卷入成人生活,经常变成一个过度情感投资的对象,束缚了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儿童更健康、更聪明、更具有潜力,更愿学习、更好奇、更敏感,更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他们对世界充满兴趣,渴望友谊。为此,瑞吉欧采用弹性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不让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包围之中。在幼儿园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减少介入,更不可过度介入,“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百种语言:他们把文字、动作、图象、绘画、建筑构造、雕塑、皮影戏、戏剧、音乐……等都作为儿童语言,归纳为:表达语言、沟通语言、符号语言(标记、文字)、认知语言、道德语言、象征语言、逻辑语言、想象语言和关系语言等等。鼓励孩子通过表达性(动作、表情、语言、体态等)、沟通性及认知性语言来探索环境和表达自我,认为儿童的自我表达和相互交流特别重要,是儿童探索、研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瑞吉欧经验显示:“学龄前幼儿能够广泛运用各种不同的图象和媒介来表达,以及与他人沟通彼此的认知。”“我就是我们”:“我就是我们,代表一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惠交流,达到超越个人成就的可能性。”以另一个方式来理解,幼儿与成人共存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现实之中,并通过每日的文化参与发展自我。将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处于整个社会背景之
关于瑞吉欧幼儿教育系统的浅谈
--专题总结
由于本人到幼儿园工作的时间不是太长,以致对瑞吉欧幼儿教育系统的内容知之不多,以下是本人对该种教育系统的一些体会,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瑞吉欧教育模式的真谛,我曾于前时间看过一些书籍,其中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的前言中是这样介绍瑞吉欧教育系统的:“它是一系列的幼儿学校,在这些学校中,每个孩子的智力、情感、社会性和道德潜力都得到精心的培育和引导。学校的主要教育手段和工具吸引着孩子们在一些诱人的长期方案中流连忘返。这些方案都是在优美、健康和充满爱意的环境中进行的。
现在,我就从教师、幼儿和教育环境三方面来说一下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从幼儿受教育方面看瑞吉欧
从中国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来看,以前一直盛行的都是填鸭式的教育,主要是以五个领域为主的。而瑞吉欧则是一种非常科学先进的幼儿教育系统,完全是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让孩子自由成长的这样一种教育系统。
二.从教师的角度看瑞吉欧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在瑞吉欧教育系统的观点中,教师所担任的不但是教导者的角色,更是伙伴、向导和研究者 。
说教师是伙伴,是指在幼儿的项目活动过程中,教师最为重要的是倾听儿童,倾听儿童最丰富的含义是使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因此,瑞吉欧有句名言叫做“接过孩子抛来的球”!教师也是幼儿的向导,是要不断引导幼儿深入某一领域或某一概念,适时、适度地鼓励和支持幼儿对他们自己的问题及兴趣在深度和复杂性方面深入钻研,引导他们观察再观察,思考再思考,呈现再呈现,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教师更是研究者,如怎样共同建构项目活动?怎样发现既有挑战性又能使孩子得到满足的项目活动?如何保持一定的开放程度?如何在遇到困难时与儿童、教师商量,如何倾听儿童的争论、化解他们的争论?怎样建立一种合作的、支持性的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等等,这些都使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相对于我们以前常见的教育方式来说,教师所担任的其实更多的是一个领导者和二家长的角色,往往就是因为这种教育思想而局限了孩子们雅嫩的思维,所以相比之下,瑞吉欧的教育系统更能调动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更能令幼儿在游戏中吸收知识。
三.从教学环境看瑞吉欧
如瑞吉欧所说的,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一样,它也会随幼儿的心智变化而改变。这就要求幼儿能与环境材料进行“对话”。因此我们应努力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名副其实地成为环境设计的主动者。比如在创设“神奇的电器”这一主题环境时,可以先让儿童自己去思考一下什么是“电器”和“电器”的用途、特征等等;在搜集各种各样“电器”(图片)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各种感官的运用,充分感受电器的作用和所带来的生活的乐趣。
当孩子们带着由家里拿来的相关电器的资料和玩具材料回到教室后,由教师在一旁引导幼儿用这些材料布置“神奇的电器”这一环境,在布置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讨论构思和布局,而不是代替幼儿去布置。在幼儿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总 结
从我接触瑞吉欧的这短短的一个月以来,我深深感到了不仅要关注幼儿自身成长的潜能,还必须注意社会文化背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及幼儿在其中的主体地位。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都应真正做到以儿童为核心,以儿童发展为本的。
反正网址上还有好多,我就懒得再复制了
瑞吉欧教育学费很贵的!